高雄壽山開挖日軍寶藏卻釀山崩 開挖人、軍備局都要負責
高雄壽山日治時期曾被日軍作為軍事要塞,相傳藏有大量日軍寶藏,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對此深信不疑,向國產署申請開挖壽山千光寺一帶山坡地,結果寶藏沒挖成,還造成土石崩落,差點波及附近住宅,國防部軍備局對3人提告求償98萬餘元,高雄地院審理後,認為軍備局也要負一半責任,判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賠償49萬元。
判決指出,2018年1月間,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向國有財產署申請開挖壽山土地,經國產署核准後,簽訂「國有埋沉財產掘發打撈合約書」,挖掘時間為同年1月22日至4月24日,計畫核准後,3人隨即動員機具展開挖掘,希望挖到寶藏後一夕致富。
但挖掘工程疑似未依照計畫書、契約及相關水土保持法規進行,不僅超出合約的挖掘深度,也沒設置臨時排水設施,同年7月間,高雄因連日大雨,造成挖掘工地土石崩落,滑落30公尺高度山坡,重機具不僅泡水報廢,土石還差點波及周邊民宅。
當時民進黨市議員李喬如、簡煥宗等人還召開記者會,喊話相關單位別再讓包商挖寶,維持壽山既有的人文生態,土地管理人、國防部軍備局隨即喊停,事後針對土石崩落委託大地工程技師公會協助鑑定,確認事故原因後,向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求償98萬2300元。
高雄地院審理時,高姓、秦姓否認超挖,稱工程都有按照計畫書內容進行,且合約時間到期後,就沒有繼續工程,並依規定回填土石至開發前高度,土石崩落原因是連日豪雨與岩石自然風化等2大因素所造成,跟挖寶工程無關。
雄院法官根據大地工程技師鑑定的事故報告,發現挖寶工地開挖土量明顯超出計畫書,原本計畫挖掘6至8公尺,最後掘發深度推估約15公尺,卻沒有將超挖的土方回填;且秦男等3人也未設置臨時排水系統,導致工地泡在水中,造成地層遇水軟化,石灰岩體因失去下部及側向支撐,最後崩落釀災。
不過,雖然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對於土石崩落有過失,但軍備局收到高雄市水利局、國產署函文後,明知道雨季將至,卻未在開挖合約結束後,到場確認土事是否完成回填、復原,因此也有過失。
法官最後認定土石崩落原因,國防部軍備局及申請開挖的高姓、秦姓等3位民眾,各要負一半責任,因此判3人僅須賠償98萬餘元的一半,也就是49萬元給軍備局。可上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