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美國台積村又遭闖入 工程師車窗慘遭砸碎7人受害

高齡交通事故致死數暴漲 新北擬「長者交安動員計畫」

新北長者交通事故死亡數今年比起去年暴漲,多項數據成長破百分百,新北今道安會報研擬接下來三個月「關心年長者交通安全動員計畫」,要協調各局處全力宣導長者交通權益、取締行車安全、鼓勵搭乘大眾運輸服務等,拚降低長者事故死亡數。

新北持續關注道路交通安全,據今道安會報中統計今年1月至8月數據,新北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其中長者族群與去年同期比較有大幅成長。高齡者83人,成長35人、72.9%;高齡者機車騎士(含大重機)37人,成長19人、105.6%;高齡者機車騎士自撞7人,成長4人、133.3%;高齡長路段事故47人,成長24人、104.3%,引發與會人士討論。

與會顧問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教授蕭再安表示,年長者不開汽機車是最好,畢竟身心狀況都有所變化,目前雖然針對75歲以上高齡者強制性體格檢查、認知功能測驗才能換照,但希望可以鼓勵開放65歲到75歲民眾能自主檢測。

顧問警察大學交通學系副教授程玉傑也說,新北高齡者的交通事故量明顯增加,有些高齡者的道路交通規則的確薄弱,應該多加宣導。顧問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副教授吳繼虹認為,宣導不能光靠數位教材,另外也希望除市府外,北區監理所也應該一起加入相關宣導工作。

其他顧問還提到,疫情影響下,許多長者不搭大眾運輸,因此提高駕駛事故,應配合換照稽查。另外,顧問前台北縣交通局長林重昌也提到,選舉前的里長們都在忙競選,選完又要謝票,如何調度人力做相關宣導將是考驗,而警察也分身維護選舉治安,交通安全方面人力較為不足。

新北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看到數據的確有成長,因此正研議「新北市關心長者交通安全動員計畫」,將召集府內各局處全力推動提升長者的交通安全,目前擬定計畫將從今年11月初開始到明年1月底。

屆時將從三層面來執行,交通局、區公所、社會局、民政局、衛生局、教育局動員轄下有關單位以及文宣人員全面關心長者交通權益;警察局、交通局及新聞局透過取締、宣導來全面提升機車行車安全與秩序;交通局及公所動員加強公車服務,並關心長者乘車安全與舒適,以鼓勵長者多搭大眾安全。

鍾鳴時補充,長者交通安全提升刻不容緩,會協調各局處單位全力執行相關措施,至於選舉方面,新北有一半左右里長為同額競選,仍有許多人能協助動員計畫;至於大眾交通,主要還是今年本土疫情影響,相信疫後再加上宣導及服務提升,能吸引更多長者搭乘大眾運輸,以減少交通事故。

新北今年1至8月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長者族群與去年同期比較有大幅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今年1至8月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長者族群與去年同期比較有大幅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今年1至8月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長者族群與去年同期比較有大幅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今年1至8月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長者族群與去年同期比較有大幅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車禍 交通違規

延伸閱讀

捐助弱勢學童 新北挖600斤甘藷義賣

15歲也可以參與預算投票 新北Vote抽iPhone13

鴨母港溝補注水工程 新北蘆洲萬福廣場下閘門今明全天排水

精進救災技能 新北救助隊第44期開訓 為期9周

相關新聞

跟騷法1周年 保護令審理時效慢

「跟蹤騷擾防制法」去年六月一日正式實施,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警政署統計至四月卅日止,近一年全國共受理二七二四件跟蹤騷擾案...

測謊排除當證據 立院今交鋒

「測謊是不是偽科學?」近年爭議不斷,司法院推出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證據章中擬明文排除將測謊結果當證據,法務部不...

林智堅論文抄襲案解套?法官安排與調查官試著調解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波,調查局調查官余正煌已提刑事自訴指控林違反著作權法;侵權案屬告訴乃論案件,台北地院承審法官...

私行拘禁致死 最重處無期徒刑

詐騙猖獗,國人被騙至國外當「豬仔」事件頻傳,國內甚至發生詐團虐死三名求職者的「台版柬埔寨」驚悚案件;為嚇阻類似犯罪再發生...

影/恐怖!老翁對鄰居及幼子噴汽油欲點火 檢方起訴建請加重其刑

彰化縣彰化市70歲詹姓男子因與鄰居有嫌隙,日前竟去買汽油和點火噴槍,對著正要騎機車離去的鄰居及幼兒身上噴汽油,欲點火,鄰...

前桃園副縣長葉世文詐領12萬元特別費 辯「下屬害的」判關8年半定讞

營建署前署長、桃園前副縣長葉世文以支付時任總統府顧問廖了以、內政部長李鴻源吃飯為由,詐領特別費12萬餘元,最高法院依3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