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矯正署辦社會責任論壇 蔡清祥:5000受刑人曾參與監外作業
矯正署今天舉辦「自主監外、公私合作、創造三贏」企業誠信暨社會責任論壇,27家廠商、37所矯正機關共同參與;法務部長蔡清祥致詞表示,感佩企業界本於公益與關懷願意提供職缺接納受刑人,有效協助受刑人順利復歸社會。
蔡清祥說,矯正署2017年起推行自主監外作業,迄今核定5000人參與監外作業,有166家廠商參與,2020年底達成1200人同時在外作業的目標,並有200名受刑人出監後獲得合作廠商接納繼續留任。
廉政署副署長沈鳳樑說,在公私合作中,將持續鼓勵企業融入公開透明、社會參與的內涵,以深化企業與機關的交流。
論壇透過「企業誠信治理經驗」及「自主監外作業成效」議題探討矯正機關與企業廠商的合作現況與成果,由梧濟工業公司董事長張和明分享公司經營理念,世紀離岸風電公司副董事長陳國進則認為,民間企業協助受刑人取得證照,將提高受刑人出監求職的優勢。
學者賴擁連說,廠商提供受刑人工作機會,出監後讓受刑人有穩定的收入,就可以大幅降低再犯率。
矯正署科長詹國裕、更生保護會執行長許瑜庭一致表示,透過監外作業可使受刑人提早接觸職場生活,在出監後得以兼顧家庭與經濟,更能實質協助受刑人復歸社會。
矯正署指出,未來將持續以「誠信」為本建構矯正教化、家庭支持與公私合作三方協力機制,也將廣納各界意見積極辦理教化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