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44隻保育類鸚鵡來源不明 新北三峽飼主遭移送法辦
新北市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檢舉三峽區時常傳出奇怪狗叫聲,經查現場卻只有大批鸚鵡,然而其中多隻為保育類。新北動保處與警政署保七總隊聯合查緝,共查獲44隻保育類黃領帽亞馬遜鸚鵡、黃頭亞馬遜鸚哥。而呂姓飼主因限制鸚鵡活動自由,涉嫌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全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移由保七總隊後續偵辦。
呂姓飼主說,這批鳥是在10多年前購買,每隻鸚鵡都有證書,但經人員現場比對,證書數量與現場鸚鵡數量不符。現場共查獲29隻黃領帽亞馬遜鸚鵡、15隻黃頭亞馬遜鸚哥,且飼主將所有鸚鵡關在鐵製鳥籠,限制其自由活動,已涉嫌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
以頭部金黃色羽毛得名的黃頭亞馬遜鸚哥,與後頸部有黃色斑塊的黃領帽亞馬遜鸚鵡,原產於中南美洲,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落葉林等,大部份棲息在低海拔的環境,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動,由於棲息地嚴重破壞,以及人為盜捕猖獗,使野外數量大幅下降。
黃頭亞馬遜鸚哥及黃領帽亞馬遜鸚鵡都是農委會公告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非基於教育或學術研究目的,且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再行繁殖,在其族群量未逾環境容許量前,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騷擾、虐待或其他利用行為,人工飼養個體亦同屬保育類,飼養須登記,且不得任意繁殖、買賣。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會同保七總隊接連查獲數起非法持有保育類動物案件,從溫順緩慢緬甸星龜到成體體型碩大豬鼻龜不等,民眾因不知其為保育類野生動物而觸法,提醒民眾在購入前確認該物種是否為保育類,及是否有合法來源證明。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任意飼養、繁殖、買賣等行為,若於公告前持有則須登記;任意飼養、買賣保育類野生動物已違反野保法第35條規定,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民眾發現有人違法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之行為,可撥打新北市政府1999專線或通報動保處派員前往查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