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中科院技師搜索前7天刪光涉案機密 知情人士:恐有警覺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彭姓技術師在非上班時間,未經授權下載機密資料,停權調查後趁機潛入機房悉數刪除,導致7天後調查局人員搜索撲空,被依妨害電腦使用罪判8月徒刑;熟悉調查工作人士指出,在證據完備前,中科院不能停職只能調職,研判是職位異動打草驚蛇。
法院判決指出,彭男2019年6月被中科院發現未經授權下載機密檔案,旋即變更他伺服器管理者權限密碼,讓他無法再檢視、存取、複製、刪除,並通報桃園市調處;調查人員認為他涉犯國家機密保護法,同年7月4日會勘,並保全彭所下載、蒐集的檔案。
判決指,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工作站2010年4月14日持票搜索涉案機房,發現彭男資料夾內檔案遭全數刪除,勘驗伺服器系統連線傳輸紀錄(transfer log)及監視器畫面,才發現他在同年月7日趁機房安裝監視器時潛入,以其他工程師帳密關閉傳輸紀錄,同時刪除檔案。
知情人士指出,調查局獲悉涉案後,通常需要時間蒐證、做筆錄,才能向法院請搜索票,在此之前對於涉案檔案並無任何強制力,不能強制封閉、停用系統,只能要求中科院以行政方式保管檔案,既然系統照常,其他員工本就可以依權限使用。
知情人士說,依法雇主不能無故將員工停職,當事證還不充分時,按理中科院只能將彭姓技師調職,一般來說公司不會告知員工被調查,因此研判是調職讓彭有所警覺,又剛好逮到機會,這類個人行爲較難防範,調查官們只能將物證送科學鑑識處,但若無法還原,就是白忙一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