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房集團半年洗錢1.1億21人起訴 檢:網銀成洗錢破口
基隆地檢署指揮警方今年5月破獲以朱姓男子為首,幫忙詐欺集團洗錢的「水房集團」,以重金引誘人頭辦網路銀行,開通一次最高可轉帳500萬的約定轉帳功能後,透過數十個約定轉帳帳戶層層轉帳,半年將詐團的1億1687萬元,全部洗到海外,被害人共241人。檢方今天起訴朱男等21人,朱男具體求刑期徒刑10年。
起訴書說,水房設在基隆市七堵區,以「金融帳戶集中管理營」方式,先於臉書刊登求職廣告,以優渥條件招募民眾應徵工作,邀約見面後,即要求提供手機、身分證、存摺、提款卡等,至詐團據點集中管理控制,包吃供住,並須依指示前往銀行辦理網路銀行約定帳號等事宜。
檢察官劉星汝指揮專案小組強力蒐證,經多波執行搜索、訊問及調取金融帳戶交易明細比對後,今天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全案偵辦期間羈押被告16人。
朱男自110年12月起,與境外機房合作,負責出資在台成立「水房」,處理詐欺集團之詐欺所得金流,再透過網路銀行層轉帳戶內款項。
其手法為將詐團不法所得匯至其等所掌控的集中營所管領的27個人頭帳戶後(俗稱一車),再以網路銀行轉帳至約定帳號,轉匯至其等掌控的13個金融帳戶內(俗稱二車),馬上再以同一方式轉匯至其等掌控之10個金融帳戶內(俗稱三車),再轉匯至其等掌控之31個金融帳戶(俗稱四車)後,由擔任四車之被告將帳戶內款項提領出,以轉購虛擬貨幣等方式洗錢,將不法款項匯至境外機房指定的虛擬貨幣錢包內。
朱男等人利用掌控的81個人頭帳戶,每個帳戶再綁定數個或數十個網銀帳戶,層轉犯罪所得。其中,賣帳戶的吳姓男子在銀行帳戶綁定了22個網銀帳號,透過網銀約定帳戶,將詐款層層轉匯出去。
檢方表示,朱姓被告等21人均青壯年紀,與境外詐欺機房成員聯手,趁經濟因疫情受影響之民眾急於投資獲利投資詐騙,短短數月即已有241名被害人,損失1億1千6百萬餘元。朱男成立之初甚至利用政府及金融機構提供青年創業方案,借貸款項籌措資金,手法惡劣,建請判處有期徒刑10年。
主任檢察官陳怡龍表示,雖強力偵辦,然因受限於網銀綁定約定帳號後,每日可轉帳200萬元至500萬元不等金額,詐欺集團可將詐得款項立即利用網銀層轉至境外,而難以查扣不法所得。
陳怡龍說,地檢署呼籲政府應正視此問題,銀行端應落實網銀客戶KYC(指金融機構確認客戶身份的程序),重視客戶端之安全驗證,有限度限制洗錢風險高境外IP之交易,降低個人約定帳戶之個數及每日轉帳限額,以利查扣犯罪所得維護金融秩序安定,避免成為洗錢的破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