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線臨停4月30日起不能檢舉 時力:台灣將淪違停地獄
交通違規檢舉新制上路,紅黃線臨停4月30日起不能檢舉。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舉行記者會指出,限縮檢舉未能解決交通違規氾濫問題及改善警力不足的困境,加上缺乏配套,許多國人都悲觀地認為將進入大違停時代,「台灣將淪為違停地獄!」她並呼籲交通部和警政署,考量諸多要求恢復靜態違規檢舉的民意,以三個月為期滾動式檢討。
陳椒華表示,交通部稱限縮檢舉是要減輕警方壓力,違規可報案請警察到場處理,但引發社會反彈,交通部將燙手山芋丟給基層員警,增加警方負擔而未研擬相關配套,令人憂心限縮檢舉後造成交通更惡化,甚至造成更多傷亡。
陳椒華說,將在明天下午在立法院舉辦「交通死傷大國再限縮檢舉,安全衝擊如何因應?」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和民間代表來和交通部、警政署、營建署等單位就檢舉與道安問題進行探討。她並強調,此次修法是頭痛醫腳,讓行人更不安全,呼籲新制上路應逐月檢討,並於八月初滿三個月時,公布相關數據分析比較。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表示,上個月桃園八德又發生行人閃躲違停車輛而走上馬路,導致機車撞上行人、轎車再輾斃機車騎士的連環車禍慘劇,呼籲交通部應跳脫四輪本位,回歸人本交通,減少交通意外。他也說,無違停的乾淨街道是人民的期待。然而限縮檢舉將讓違停亂象難以消失,原本可透過檢舉社區違停還大家乾淨街道,現在卻只能打110請警察到場處理。
台北市議員參選人劉仕傑表示,「交通死傷人數勝過染疫,更需要清零」,當年因「警力不足」期望人民檢舉協助改善交通,現在卻因「警力不足」而限縮民眾檢舉權力,顯示出台灣缺乏執法能力。台北市議員參選人林泓泰說,對違規車輛的取締不力,是事故頻繁的元兇,政府該思考的是調整檢舉流程,避免浮濫檢舉,並設置「交通輔助人員」查舉靜態違規行為。
新北市議員參選人王景弘表示,應調整相關道路設計,提升公共資源讓需求能夠平衡,而非取消檢舉制度,掩耳盜鈴不會改善問題;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吳香君表示,很多交通違規行為之所以被定義成違規,很可能是政府錯誤的道路硬體規劃導致,如果司機為了生計僥倖違停而被檢舉,難免會把怨氣出在檢舉人身上,但其實這是政府沒有妥善規劃道路導致,不如正視臨停需求好好規劃,而非只會畫紅線或加強取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