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依法執法 警察勿淪當權者工具
太陽花運動在台灣政治史上影響深遠,誠如辯護團律師所言,占領行政院事件造成政治版圖的變動,對政治、法治層面,都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學運期間,警察是陳抗民眾和政府間「夾心餅乾」,奉指示強制驅離,也承受當時綠營排山倒海的批評浪潮。
警察因此事接連挨告,涉訟不斷,加上年改退休金縮水,執法一度軟弱到不行,但改朝換代後民進黨當家,年改的激進抗爭,政府一樣難承受;於是執法又變嚴,還不斷修法讓警察擴權,結果濫權執法,甚至欺壓民眾不時發生。
何韻詩因反送中事件遭潑漆,自是高度政治性案件,執政者大聲譴責,警政署長重視,下令大動作搜捕,還一度朝組織犯罪方向偵查,當時也引發非議。
太陽花學運近八年,一、二審國賠案的判決,都認為警察執勤依法應符合比例原則,警察本非藍綠、黨派間的「工具人」,奈何一再成為意識形態鬥爭下的工具;如同何韻詩潑漆案,法官語重心長,「司法在個案中重判不能遏止不同黨派互相攻訐」,同樣地警察也不能。
太陽花時代警察「人人喊打」,如今民眾信任度居高,違法濫權案件反而時有所聞。不同朝代,相同的執法爭議,提醒警察也提醒執政者,回歸以法律為執法標準,不要為了目的,正當化不該有的手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