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蘋果西打」生產線黴菌汙染還生產 前總經理判6月定讞
「蘋果西打」4年前爆出有消費者飲用後腹瀉,生產飲品的大西洋飲料公司事後回收218萬瓶問題產品,但時任總經理孫幼英被控在不清楚汙染來源情況下,指示員工以目視篩檢,將無雜質的產品重新封膜出貨,直至發現生產線有黴菌汙染,才全面回收。一審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致危害人體健康罪判孫女6月,得易科罰金;案件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二審今維持一審判決,判孫女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全案定讞。
大西洋公司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工廠的一號生產線已使用逾20年,2018年原料混合槽內壁出現裂痕,導致內外壁間的保溫棉孳生黴菌而發生交叉汙染,滋生酵母菌,導致蘋果西打變質,2018年6月開始陸續有消費者飲用後出現腹瀉等不適症狀。
同年7、8月間,大西洋公司收到大量客訴,孫幼英和黃姓廠長在未清除汙染源前,仍持續生產飲料,7月到9月總共生產218萬餘瓶,且回收產品後,明知產品可能因為隱含汙染而持續衰敗變質,仍由黃指示不知情的員工篩檢,將外觀清澈、無雜質的退貨品標示成「篩檢良品」,重新封膜後(無塗改日期或批號)再度出貨。
新北地方法院一審認為,孫幼英當時擔任公司的實際負責人及總經理,主持的廠務會議,並負責公司的決策,黃姓廠長則是負責桃園廠的蘋果西打飲料生產等業務,有監督管理的責任。
一審指出,兩人應注意產線的管理,在客訴後,卻沒有馬上查明汙染來源,持續製造、販售。且孫女在審理時,避重就輕,沒有悔悟,黃則坦承犯行,犯後態度良好,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規定致危害人體健康罪,判孫女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黃判刑4月,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向公庫支付10萬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