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障犯罪擬取消5年監護上限 蔡清祥:監護地點慢慢浮現
這場學術研討會由國立高雄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共同舉辦,包括法務部長蔡清祥和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都應邀參加。
高雄大學法學院表示,近年發生多起精神病患暴力攻擊事件,包括2015年發生女童割喉案、2016年發生小燈泡事件、2018年發生弒母案、2019年又發生南鐵殺警案,導致多個家庭破碎與社會恐慌,一連串法院經過鑑定做出的判決卻引起民眾錯愕,造成輿論譁然,讓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鑑定與司法判決產生許多疑慮,甚至對於精神疾病產生歧見,因此才以「健全社會安全網之精神疾病及成癮防治法制」為中心,舉辦系列研討會。
蔡清祥表示,醫療科技和法律實務非常有關,科技隨著時代進步,法務部也不落後,今年520他續任法務部長,便提出「科技化的法務部」的目標,朝科技化步步執行,比如檢察司提出「科技偵查法」引起矚目,因此他認為,無論偵查或醫療都需善用現代科技,才能造福人群、偵查犯罪,而且行政院在2018年2月核定「強化社會安全計畫」以家庭、社區為基石,法務部在計畫中占重要角色,更須執行。
蔡清祥說,去年嘉義發生殺警案,鐵路警察執勤遭精神障礙者刺死,法院一審判無罪,引起社會嘩然,讓大家重視精神障礙者威脅社會安全,法務部第一時間「跳出來」,無論從修法或執行面,都盡力改善,甚至他在立法院備詢,說出殺警行為天地不容,也引起批評,認為他干涉司法,他講的只是殺警行為是不對的,不是說殺警判無罪不對,並沒干預司法,但他仍堅持殺警是天地不容的,「但法對精神障礙者應該怎麼處理」才是修法重點。
蔡清祥說,譬如監護處分有最高5年的限制,5年後當事人仍有問題,現行法律沒辦法處理,才修法取消5年限制,變成沒上限;可延長每次3年,不限次數,每年接受鑑定評估,藉重醫療專業判斷,才確定沒再執行監護處分的必要,讓當事人回歸社會;至於監護地點,法務部與衛福部曾意見不同,最後決定共同承擔,醫療部分由衛福部,戒護安全部分由法務部來處理,地點已慢慢浮現。
蔡清祥並表示,當事人經監護治療後還是要回歸社會,將在他離開監護場所2個月前,由檢察官召集醫療、衛政、警政和勞政及更生保護人,討論如何銜接照護,讓他能就學、就養或接醫療,避免再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