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土城冷血家暴男奪2命 犯案前曾發文嘆:一個人邊吃邊哭的火鍋走味

輸美商品拚到20%關稅 越南拿到協議卻恐踩進地雷?

彰化至台中近海驚見「超強對流胞」特徵 鄭明典:恐狂風暴雨+冰雹

重拳打擊交通亂象!桃警加強稽查噪音車、酒駕與砂石車違規同步嚴管

近來違規改裝引擎、排氣管或裝置高分貝喇叭、變更車燈等行為,不僅製造噪音影響居民生活安寧外,也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儼然成為交通新興公害,是最令民眾詬病的環保與交通違規問題。桃園分局連日規劃「環、警聯合稽查-靜桃專案」,斬獲豐碩成果,展現全力淨化轄區治安及交安決心。

393345
桃警規劃「雷霆除暴-淨土專案」。圖:讀者提供

桃園分局攜手環保局,在莊敬路上經國環保公園、介壽路上建國公園,利用晚間8至11時,設立噪音檢測點,針對經國路、春日路、莊敬路、介壽路、三民路、小檜溪重劃區及中路重劃區周邊等區域,執行「靜桃專案」,員警騎乘警用機車在周邊的噪音車熱點路段實施攔查,帶到檢測點做噪音檢測,合計攔查33部汽機車,共13部噪音超標,均當場開單告發,罰緩金額合計為38400元,後續並要通知複驗。

393335
桃警執行「靜桃專案」合計攔查33部汽機車,共13部噪音超標,均當場開單告發。圖:讀者提供

桃園分局統計靜桃專案實施後,截至今年5月底,於桃園區各熱點時段、路段加強做警政蒐證通報改裝噪音車,移請環保局審查達6300件,另環、警、監聯合稽查噪音超標而當場開立舉發單有680件,尤其著重在深夜10點至隔日清晨6點來加強拍照蒐證通報,以遏止改裝噪音車輛深夜擾民情事,市府環保局統計相關陳情案件也下降約3成多,靜桃專案執行成果證明了市府團隊在靜桃計畫中的有效橫向聯繫及落實執行,為桃園市民提供了更安全、更寧靜的交通環境,以期「還靜於民」。

393355 0
桃園分局5月2日起至6月1日為期一個月,配合警察局執行取締酒駕大執法。圖:讀者提供

除了強力稽查噪音車外,桃園分局也重視防制酒駕事故,自今年5月2日起至6月1日為期一個月,配合警察局執行取締酒駕大執法, 5月2日至23日取締各類酒駕違規達60件,今年度酒駕傷亡事故也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表示強力執法與宣導下,有相當的防制成效。特別呼籲民眾要養成「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好習慣,並從源頭輔以「代客駕車」、「指定駕駛」等防範措施,桃警將貫徹「酒駕零容忍」執法決心,民眾不應心存僥倖,以共同維護良好交通秩序。

393349
機車防禦駕駛,注意大型車直行勿併行、轉彎勿靠近。圖:讀者提供

有鑑於砂石車(大型貨車)肇事率高,兼防制違規土方、環保廢棄物案件,桃警也規劃「雷霆除暴-淨土專案」,專案期程自114年5月1至31日止。桃園分局統計今年度已經取締超載16件、不依照路線行駛75件,仍將持續針對砂石車(大型貨車)等交通違規加強稽查取締,如發現違規土方、環保廢棄物案件也將通知市府權責機關會同認定裁處,同時也特別提醒民眾務必與大型車輛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因「視線死角及內輪差」衍生事故,以策安全。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重拳打擊交通亂象!桃警加強稽查噪音車、酒駕與砂石車違規同步嚴管

噪音 桃園 酒駕

延伸閱讀

影/「寶寶藍」賓士連三撞翻車 桃警逮29歲男開「媽的車」掛假牌

喝「工地調酒」惹禍!高雄男酒駕蛇行 一歪撞傷路旁男女

影/國1砂石車追撞國光客運塞車10公里 肇因:未保持安全車距

國1驚傳砂石車追撞國光客運 「車頭近全毀」幸客運無載客...1人傷

相關新聞

土城凶殺案 嫌違反保護令狂發限動接醫院通知 竟冷血回:我做的

新北市土城區明德路二段,今天上午發生謝姓男子光天化日持刀砍殺妻子和小姨子後逃逸的凶殺案。據了解,謝男昨晚涉嫌違反家暴保護...

颱風大浪宜蘭首傳失蹤 61歲男與友人半夜出海口捕魚被捲走

丹娜絲颱風掀起沿海大浪,宜蘭傳出颱風來襲失蹤意外。葉姓男子與友人共8人半夜裡前往宜蘭縣南澳溪出海口捕捉魩仔魚,葉男下海沒...

台中黑戶青年親子鑑定證實父子關係 最快本周可取得身分證

台中市21歲黃姓青年因未報戶口,今年5月露宿街頭被發現通報,社會局緊急安置,並安排父子做親子鑑定。社會局今證實,黃姓青年...

疑預謀犯案!女司機持刀堵門口 見同事出現衝上砍殺

新北市林口區今天驚傳凶殺案。擔任物流司機的36歲徐女因與41歲陳姓男同事有嫌隙,加上不滿工作分配不均,今天上午到班後在門...

林口宅配公司驚傳殺人案 女持刀猛刺男同事胸口當場亡

新北市林口區今天上午驚傳殺人事件。在宅配公司工作的36歲許姓女子,因與41歲陳姓男同事發生口角糾紛,許女竟持摺疊刀猛刺陳...

影/五峰激流泛舟翻船欲自救 38歲男遭水下暗流吸入溺斃

7名熱愛激流泛舟的朋友於昨天相約至新竹縣五峰鄉進行泛舟活動,不料38歲廖姓男子在急流中翻舟,雖三度嘗試自救未果,最終因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