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芳郁掀失智議題 監護新制可免家人「網內互打」爭產

超無禮店家被挖出!韓女星朝聖澎湖名店嚇到「想回家」 網怒:丟台灣人的臉

失智症新藥問世…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4年前惡火幸逃劫難 雲林業者捐510萬元消防器材報恩

回想起4年前那場深夜惡火,險些奪走家人生命,雲林縣銘億投資開發公司負責人張吟今天捐贈高達510萬元的消防指揮車和器材,提起災難當時以及後來老公生病急救的過往,她不免哽咽,也再三感謝消防人員英勇救難,期待所捐的每件器材都能在危難中發揮功能,營救更多的人。

銘億投資開發公司負責人張吟今天捐贈多項消防器材和車輛,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和消防局長林文山代表受贈。包括一輛救災指揮車,更也捐贈高壓空氣呼吸壓縮機、電動油壓破壞器材組及美製電動車滅火降溫用底盤瞄子等高端消防設備,捐贈金額總計510萬元。

張吟哽咽激動說,4年住家深夜一場大火,以及老公2次身體不適,在生死交關時刻,幸有消防弟兄搶救,家人決定把感謝化為支持力量,捐贈消防裝備,守護更多人安全。

她說,2021年1月23日凌晨,睡夢中被女兒叫醒,焦急說失火了,全家人急忙逃出屋外,她與女兒在巷口大叫「失火」,因火勢不小擔心鄰居受困要大家趕緊逃命,一群打火兄弟忙至清晨6點多,一家險中脫困她目送消防車離開,心中無限感慨,當下她即發願只要有機會也要救人,火災驚險後,先生又兩度身體不適,也幸由119救護車送醫。

為感謝消防弟兄救命之恩,家人本想捐2輛救護車,但目前救護車已足夠,她認為所捐之物應是消防所缺所需,經盤點才決定捐指揮車及各式裝備器材,希望每件器材都能在救災中發揮功能,營救每一條寶貴生命。

張麗善感謝張吟全家人小愛化為大愛的善舉,相信所捐的每個物件器材,未來能救助更多人救於危難,讓每份感恩之心更顯珍貴。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捐贈者張吟想起家中失火危難的當時,不禁泛淚感謝消防弟兄英勇救難,她抱持無限感恩的心,期待所捐器材能救更多人於危難。記者蔡維斌/攝影
捐贈者張吟想起家中失火危難的當時,不禁泛淚感謝消防弟兄英勇救難,她抱持無限感恩的心,期待所捐器材能救更多人於危難。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婦人張吟代表家族捐贈500多萬元消防器材和車輛給消防局。記者蔡維斌/攝影

救護車 張麗善 公益

延伸閱讀

白沙屯媽祖進香「繞」過非個案 張麗善、魏應充有先例

調查官涉教唆栽贓張麗善、蔡咏鍀賄選 懲戒法院判撤職並停止任用1年

鄉代主席不滿選民服務處理結果 怒衝張麗善辦公室摔杯砸椅

影/白沙屯媽祖進香張麗善2動作惹議論 鍾東錦這樣說了

相關新聞

北市議員林亮君曝遭以裸照恐嚇5萬美金 警獲報追查中

台北市議員昨夜在臉書發文指稱遭網友傳送恐嚇訊息,對方以林的不實裸照要求5萬元美金,「跟政治無關」、「等我人出境,我肯定發...

AIT北辦處工安意外!1工人遭C型鋼壓傷 送醫急救傷重不治

一名年約60歲吳姓工人今天早上8時32分在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2樓停車場屋頂,加蓋太陽能板工程,遭C...

畫面曝光!北市74歲翁暴衝「開上人行道」 連撞16車、1行人

台北市大同區今天下午3點多發生暴衝車禍,74歲曾姓男子開BMW電動車行經南京西路167巷,不明原因衝撞,直直開上人行道,...

北捷板南線列車異常 人潮擠爆無法下到月台層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20分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由於正逢上班、上學尖峰時間,不少乘客受影響。有民眾拍下,轉乘中和新蘆線的捷...

逢甲大學校樹壓死碩一生 專家:根基部有類褐根菌的網狀格紋

逢甲大學校樹13日倒塌,吳姓研究生被壓中,傷重不治,檢方今與林業所4名樹木專家回現場勘查,林業所副所長吳孟玲說,根基部看...

金馬影帝採捕海膽成竊嫌 李康生:美麗的誤會 萬分抱歉

金馬影帝李康生上個月到新北市貢寮海岸,在一處九孔養殖場涉嫌竊取2顆海膽。養殖場主任從監視器發現報警,帶回製作筆錄後送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