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鐵便當又出包!丸子「咬不斷」疑藏塑膠繩 公司致歉回應了

川普點頭了? 以色列總理:不排除「斬首」伊朗最高領袖

機車接送風險高 民團籲:改善校門口亂象降低兒童事故

新北市去年0至12歲兒童雖無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仍有多達1163人受傷,其中乘客占比最高、達75.3%,顯示家長接送過程風險不容忽視。靖娟基金會提醒,機車接送是兒童事故主因之一,呼籲家長務必配合學校動線規畫,並與校方合作改善校門口交通亂象,降低孩子受傷風險。

副市長陳純敬今主持道安會報時指出,新北市去年兒童交通事故以乘客比率最高,達75.3%,其次為行人15.3%、自行車7.3%;事故集中時段為下午4至6時、晚上6至8時與早上6至8時,事故地點則以交叉路口最為常見,占比52.9%。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12歲以下孩童的通勤方式多以汽、機車為主,其中機車更占大宗,「根據我們觀察,兒童乘車事故中約八成與機車有關,機車屬於『肉包鐵』型運具,一旦發生碰撞,受傷機率極高。」她指出,幼兒園大班至小學一年級的孩童小腿長度約40公分,才勉強適合乘坐機車後座,年紀更小的孩子若乘坐機車,風險將進一步上升。

許雅荏強調,營造「安全通學環境」是預防兒童事故的關鍵,建議明確劃設學區範圍,讓駕駛人一進入就能放慢速度,並透過道路縮窄等工程手段「物理限速」;此外,也可參考南韓經驗,導入科技執法設備,如測速照相與違停監控,減少校園周邊交通風險。她也建議,公部門可以適度的下放一些權力給導護老師,讓導護老師可以有更多方式保護學生。

她也提到,許多校門口雖有規劃機車接送區,卻因動線設計不佳,讓孩子在人車混流的車道上下車,反而更危險,「不少家長為了保護孩子,卻直接違停、違規迴轉,甚至停在校門口,這樣的行為雖然出自好意,卻可能造成更大危險。」她呼籲家長務必配合學校的接送規畫,尤其在學期初制度有變化時應主動了解因應。

許雅荏也指出,學生本身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樣重要,不能完全仰賴導護老師協助,唯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才是長遠且有效的解方。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不能完全仰賴導護老師協助,唯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才是長遠且有效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不能完全仰賴導護老師協助,唯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才是長遠且有效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不能完全仰賴導護老師協助,唯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才是長遠且有效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不能完全仰賴導護老師協助,唯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才是長遠且有效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打造安全的通學路讓學生走路上學是很好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打造安全的通學路讓學生走路上學是很好的解方。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呼籲,家長務必配合學校的接送規畫,尤其在學期初制度有變化時應主動了解因應。記者張策/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呼籲,家長務必配合學校的接送規畫,尤其在學期初制度有變化時應主動了解因應。記者張策/攝影

風險 交通事故

延伸閱讀

影/川普強賣天然氣?民團憂協和四接帶來國安風險

民團盼延長喪失原籍證明補件時間 陸委會:滾動檢討

新北前進荷蘭引資 向艾斯摩爾供應鏈招手

新北率團赴漢諾威工業展 廠商:川普課關稅沒在怕

相關新聞

北捷板南線列車異常 人潮擠爆無法下到月台層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20分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由於正逢上班、上學尖峰時間,不少乘客受影響。有民眾拍下,轉乘中和新蘆線的捷...

逢甲大學校樹壓死碩一生 專家:根基部有類褐根菌的網狀格紋

逢甲大學校樹13日倒塌,吳姓研究生被壓中,傷重不治,檢方今與林業所4名樹木專家回現場勘查,林業所副所長吳孟玲說,根基部看...

金馬影帝採捕海膽成竊嫌 李康生:美麗的誤會 萬分抱歉

金馬影帝李康生上個月到新北市貢寮海岸,在一處九孔養殖場涉嫌竊取2顆海膽。養殖場主任從監視器發現報警,帶回製作筆錄後送辦。...

屏東枋寮漁港戲水失蹤高職生尋獲 惜已無生命徵象

昨天7名國高中生到枋寮漁港附近海域戲水,疑大浪來襲導致溺水,其中1人自行游上岸,海巡船艇救起5人,19歲黃姓高職生則失蹤...

逢甲大學樹木倒塌壓傷多人 1男學生重傷送醫不治

台中市逢甲大學今下午5點多驚傳樹木倒塌意外,現場多名學生疑似經過被壓傷,其中4人受傷,其中1名男學生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

蘆竹資收廠大火近7小時終於撲滅! 重機具開挖處理殘火

位於蘆竹區大新路376巷內某家資源回收廠用來堆放廢棄物的鐵皮廠房,今天凌晨0時突然竄出大火,烈焰隨著強勁西南風直衝天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