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機組員都敢偷!空服員揭竊賊手法:登機前後都有潛在危機

MLB/「爸」氣來了!大谷翔平狂掃3長打 道奇2位赫南德茲開砲致勝

星期人物/教宗辭世交接期 攬權的法雷爾樞機接班有望?

科技執法採證未禮讓斑馬線行人…他不服申訴 警1原因撤了

基隆市黃姓男子收到「紅單」,警方依科技執法採證舉發他騎機車,經過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男不服申訴,警方說,黃男確有違規,但考量路口很大,黃通過路口時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

黃男說,日前收到一張警方舉發他交通違規通知單,並附科技執法設備採證的照片,指他2月26日騎機車沿愛三路行駛,上午11時23分通過仁二路口時,當有行人走斑馬線穿越道路愛三路時,未禮讓行人先行通過。

黃男看著警方舉發他違規的照片,自認通過路口時是綠燈,而且騎著慢、靠邊騎,只是有人站在「太外面」,就在斑馬線上,所以他才會被科技執法設備拍照,最後由員警製發紅單,處罰他1200元。

警方表示,愛三路在仁二路口的前後兩處斑馬線,距離較遠,黃男經過路口前第一個斑馬線時是綠燈,但過了路口,騎到第二個斑馬線時,燈號轉換,行人原本停等紅燈,見變成綠燈就往前走要過馬路。科技執法設備因人車接近而拍照,警員審視時認為違規製單告發。

黃男不服警方舉發違規,警方重新檢視科技執法採證的影像,發現黃男騎機車確有未停讓行人行為,但因這處路口比較大,且因為燈號轉換,行人開始走斑馬線,也是黃男被採證違規的原因,同意撤銷。影像顯示當時有人站在車道的斑馬線,等待燈號轉換綠燈通行,警方提醒行人要在人行道等待,不要站在車道上。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基隆市黃姓男子被警方舉發行經斑馬線未停讓行人,黃不服申訴,警方考量路口很大,通過路口時遇燈號轉換,研議後撤銷罰單。記者邱瑞杰/翻攝

科技執法 行人 路口不停讓行人

延伸閱讀

一億總忍者之國:日本車輛「不停讓行人」的反諷交通廣告

桃園龜山4月再新增科技執法!針對5噸以上大貨車違規進行取締

影/科技執法讓「錢包破洞」?交通罰鍰收入創新高 罰單申訴暴增149倍

影/北市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超浮誇 「車卡上面」…行人、車輛都地獄

相關新聞

台中驚傳氣爆意外!管線施工疑瓦斯外洩釀禍 5人遭灼傷送醫

台中市大里區東南路148巷今天下午2時32分傳出氣爆意外,有瓦斯管線單位施工時,疑似瓦斯外洩引發氣爆,現場8人有5人遭灼...

疑天雨路滑…台62線快速道路小貨車翻覆摔爛 傷亡不明搶救中

今天下午近3時,台62線快速道路12.3公里西行瑞芳往基隆方向,一輛自小貨車,疑因天雨路滑不慎自撞護欄後翻覆至橋下,車...

黑歷史挖出!高雄楠梓托嬰中心虐8嬰 負責人曾害死男嬰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某私立托嬰中心遭爆出有8名嬰兒遭到保母虐待,托嬰中心負責人楊姓婦人被起底挖出黑歷史,15年前就曾經害死男...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桃園檢警偵辦吳姓非法土方業者涉嫌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時,發現桃園市楊梅警分局巡佐黃國文等3人與桃市府環保局稽查科約僱張姓助理...

網問「陳菊走了?」 她4小時被法辦

監察院長陳菊住院逾四個月,待業陳姓女碩士前晚在網路發文詢問「陳菊走了?」引發瘋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一時間指「不是事...

影/逆向無煞車撞28人康橋環島單車隊 賈永婕兒子的好友在裡面

康橋國際學校高二單車環島成年禮車隊,在彰化縣埤頭鄉發生車禍,確認7名學生3人大腿骨折,其餘挫擦傷,暫無生命危險,台北1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