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英羽賽/不敵球王奪亞軍 李佳豪平周天成紀錄

國軍「小漢光」今開打 陸軍海龍艇巡邏台中港引猜測

花蓮漂流木遭點燃3個月內釀16起火警 消防員疲於奔命

去年颱風侵台,將山上樹木沖刷下來,花蓮南北濱公園至花蓮溪出海口堆積許多漂流木,不但吸引民眾到海邊撿拾,也曾有人點燃木頭取暖不慎釀成火災意外。消防局統計,3個月內相關火警多達16件,讓救災人員辛苦滅火,今天也發生一起漂流木火災事故,燃燒面積約百坪,花了3小時才撲滅。

消防局表示,近期氣候乾燥無雨,相對濕度偏低,漂流木易燃,因遺留火種等不明因素,導致大量堆積的乾樹幹成為火災竄燒的主因,讓消防隊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滅火。

根據消防局統計,大量漂流木堆積在海邊,時有漂流木燃燒起火情形發生,起火後火勢快速延燒,在乾柴烈火之下,從去年10月底至今,因漂流木引起的火警高達16件。

今天北濱公園海灘也發生漂流木火災,消防局指出,今天清晨6時許接獲報案,立即派遣轄區花蓮分隊前往救援,經現場指揮官副大隊長温宗豪查看,現場有2處漂流木堆起火,起火原因不明,燃燒面積約100坪,歷時3個多小時才將火勢撲滅。

消防局表示,發生漂流木火警時,所幸花義消特搜大隊總幹事顏勝裕挺身而出,無償利用重機械怪手移除重木,協助消防人員滅火,大幅提升救援時效,也減少濃煙往市區飄散。近來救災有效結合警義消的資源與專業技能,提升搶救效率,所幸皆未造成人員傷亡,火勢也沒有擴大。

消防局呼籲,星星之火可燎原,民眾前往海灘從事各項活動及撿拾漂流木時,切勿引火取暖或吸菸,避免引發火災。依「消防法」第14條規定,田野引火燃燒等致火災行為,依法將處3千元以下罰鍰。提醒民眾務必遵守相關法規,並時刻保持火災防範意識,維護公共安全。

花蓮近期氣候乾燥無雨,相對濕度偏低,漂流木易燃,因遺留火種等不明因素,導致大量堆積的乾樹幹成為火災竄燒的主因,消防隊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滅火。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花蓮近期氣候乾燥無雨,相對濕度偏低,漂流木易燃,因遺留火種等不明因素,導致大量堆積的乾樹幹成為火災竄燒的主因,消防隊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滅火。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花蓮北濱公園今天發生一起漂流木火災事故,燃燒面積約百坪,花了3小時才撲滅。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花蓮北濱公園今天發生一起漂流木火災事故,燃燒面積約百坪,花了3小時才撲滅。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發生漂流木火警時,花蓮義消特搜大隊總幹事顏勝裕挺身而出,無償利用重機械怪手移除重木,協助消防人員滅火,大幅提升救援時效。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發生漂流木火警時,花蓮義消特搜大隊總幹事顏勝裕挺身而出,無償利用重機械怪手移除重木,協助消防人員滅火,大幅提升救援時效。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消防員 漂流木 火災 花蓮

延伸閱讀

國軍炮火太猛烈? 新豐靶場森林大火燒掉上千平方公尺

金門陽明磚造民宅火警釀一死 死者為80多歲許姓老翁

台南安平住宅昨晚電熱器火警 消防局提醒三大安全守則

高雄仁武區透天民宅火警 屋主夫妻逃生3歲子送醫不治

相關新聞

攜女逛街遭警帶走 母:人權何在

台中市「誠品生活四八○」百貨林姓保全前天報案,指拍貼機疑遭一名女童偷竊零錢,警方到場帶回魏姓女子及其就讀國小兩名女兒,經...

悲!新光三越氣爆澳門2歲女童重創腦死 搶命23天離世

台中新光三越2月13日氣爆意外,造成4死38傷悲劇,其中來自澳門的一家人最小傷者為來自澳門的2歲鄧姓女童,澳門政府新聞局...

醫大生遭洗車工酒駕撞死 檢發還遺體…父母痛哭「來帶你回家了」

陳姓醫大生在8日遭吳姓洗車工在台中市西屯區開車酒駕撞死,檢方為釐清死因,排定電腦斷層掃描,但陳生父母希望兒子能在北部辦理...

車流多…高中生暖心護送老人過馬路 騎士錄下20秒關鍵畫面:希望校方給予獎勵

一名機車騎士日前在台中市北區崇德路一段一處路口,錄下高中生護送老人家過馬路的感人畫面。當時正值放學時間,路邊站著一名老人和一群學生,由於車流量不小,老人站在路邊的斑馬線上不知所措。這時一名高中生走上前,護送老人過馬路,這一幕被騎士錄下,大讚「現今社會有那麼暖的畫面已經不多了」。

台中酒駕闖紅燈 撞死醫大生肇逃

台中市八日凌晨發生酒駕、無照又闖紅燈的吳姓男子(廿三歲),在西屯區撞死外送完要返回住處的陳姓醫大四年級學生。陳生父親控訴...

嘉市八掌溪傳4名學生落水 1生救起時無生命跡象

嘉義市八掌溪彌陀映月橋旁今天下午傳學生落水事件,有4名就讀嘉義某私立高職的越南籍學生,不慎從溪邊落水,3名學生獲救,但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