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國一路竹段槽車翻覆氫氧化鈉外洩 災害處理方式曝光
國道一號路竹段在今天凌晨發生貨車與化學槽車翻覆事故,造成氫氧化鈉外洩,高雄市消防局派員搶救,早在2011年8月間,國道一號桃園路段,也曾發生過槽車翻覆後,導致氫氧化鈉外洩意外,因氫氧化鈉具強腐蝕性,易溶於水,水溶液呈強鹼性,因此當時搶救人員都穿C級防護衣入場。
國道一號路竹段今天凌晨發生槽車翻覆,氫氧化鈉外洩意外,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在去年底發布的電子報中,即有提到2011年8月間,國道一號南下67.2公里桃園段發生的槽車翻覆導致氫氧化鈉外洩的類似事故,該起事故的處理方式與改善作為。
當時處理人員先以紅外線熱像儀監測,確認事故槽車運載的化學品已完全洩漏,接著以pH試紙檢測地面液體,確認為氫氧化鈉,因具有強腐蝕性、易溶於水,其水溶液呈強鹼性。
處理人員判斷,該起事故造成的氫氧化鈉外洩,恐因雨水、排水溝導入下游,但氫氧化鈉對長期生態無永久性影響,可能短暫因酸鹼值變化而影響水中生物。
因氫氧化鈉對皮膚及眼睛會造成嚴重損傷,處理該起桃園事故的人員,穿著全套套C級防護衣、戴抗酸鹼手套進行應變作業,也針對地面流出的廢液,使用吸液棉進行吸附及圍堵,勘查廢液流向,確認汙染狀況,最後由空槽車在場作最後廢液吸附、抽除作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