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洗錢風險評估報告 洗防辦證實:第一名威脅是毒品販運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今舉行「2024年國家洗錢資恐及資武擴風險評估報告」發表會。法務部長鄭銘謙表示,隨著犯罪手法更新,查緝犯罪金流越發困難,應強化國際合作;洗防辦執行秘書蘇佩鈺說,國內洗錢第一名威脅的是毒品販運。
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行政院已提出「國家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策略藍圖」,使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有明確目標,隨著新興科技發展,行政院也提出「ABC」策略,以因應所面臨犯罪的挑戰。
林說,「A」是指「法規調適(Adaption)」、「B」是指「防堵犯罪(Block)、「C」則是「跨國合作(Cooperation)」。
洗防辦執秘蘇佩鈺說,在洗錢威脅方面,我國受洗錢非常高度威脅的犯罪共有10大類型,依序是毒品販運、詐欺、組織犯罪、稅務犯罪、證券犯罪、非法賭博、地下匯兌、走私、貪汙賄賂及智慧財產犯罪。
蘇說,非常高風險弱點包含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本國銀行;高風險弱點有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外國銀行在台分行、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證券商、銀樓業、辦理儲金匯兌之郵政機構、人壽保險公司、會計師、律師、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的事業或人員、不動產經紀業、農業金融機構。
她說,資恐威脅方面我國屬低度風險,資武擴風險在北韓部分的風險評等是中度,伊朗部分評等是低度。
法務部表示,我國身為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的創始會員國,一向遵循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頒定的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國際規範,2018年起,洗錢防制辦公室以每3年為期統籌進行風險評估。
洗防辦指出,今年共有53個公部門機關、23個私部門機構在國內外專家協助下,全面評估當前台灣所面臨的風險全貌,本月初正式確認評估結果。
此外,洗防辦已更新Podcast 節目計5集,邀請林明昕、鄭銘謙、檢察總長邢泰釗、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調查局局長陳白立分別就國家層面、執法層面以及金融監理層面說明洗錢防制的最新趨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