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相對論/政醫雙雄 趙少康、魏崢「開心後我們交心」

鋼索上的敘利亞:一邊已經和解、另一邊卻血腥撕裂

黃仁勳GTC演講說了什麼?九大重點一次看

【重磅快評】打詐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為何好人總是輸?

台北市內湖昨日發生母女雙屍命案,檢警根據54歲母親的遺書,懷疑是遭詐騙釀成悲劇。這類因詐騙而導致的案件,幾乎成了社會版的日常。詐騙案件如野火燒不盡,相關單位的形式主義與龜速打詐行動,是讓龐大綿密的犯罪組織網得以持續公然挑戰並嘲笑政府無能的主因。

看看統計就知道台灣詐騙有多猖獗。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顯示,今年11月受理詐騙案18204件、財產損失金額126億7594萬元,民眾平均一天等於財損達4.2億元。光是昨(8)日一天內的詐騙受理案件就有452件,財損達2億6093萬元!這些都是民眾的血汗錢,更可能是有些人一輩子打拚所得,就這樣流到不肖的詐騙集團手中,透過迅速轉到虛擬幣帳戶內,瞬間消失,幾乎再難追回。

詐騙已成民怨之首,政府宣告打詐也不是一天兩天,為何就是不見成效?相對於犯罪集團層層負責,形成有效率的詐騙產業鏈,政府各相關單位自身的垂直打詐能力及橫向合作效率,都難以望其項背。光是從源頭阻斷詐騙訊息這件事,已被行政院點名負責的數位發展部,就遲遲繳不出漂亮的成績單。

數發部今年用在打詐上的經費為新台幣1350萬元、明年約5800萬元。但數發部做了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事?他們可能會說,有喔,我們做了「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數發部在官綱上吹噓,自9月30日開始公測以來,15天當中總共有 12,501位民眾下載使用,其中有1,547位已經透過這個平台通報過疑似詐騙訊息。數發部又可能會說,防詐相關四項子法於11月30日正式生效,已納管Google、YouTube、Line、Facebook、Instagram及TikTok等六大平台,要求業者須在24小時內處理詐騙廣告,並強化廣告主身分驗證制度。

但事實上,這些社群平台上的詐騙廣告下架數量沒有明顯下降,每天24小時裡仍不斷有人接觸到詐騙訊息而上當。而公股機構還砸錢拍政令宣導影片,只會不斷提醒大家小心「愛錢的騙子」,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

至於在詐騙後端防堵金流的關鍵節點上,成效也寥寥可數。特別是金融犯罪調查師陳梅慧日前在國道上因離奇車禍身亡,更引發外界揣測她是否因「擋人財路」而死於非命。在疑慮未消之前,還有誰敢認真投入調查這類犯罪。

數發部在官網上有這麼一句:「打詐是好人與壞人之間不斷的攻防」。而民眾要問,為何好人總是輸?公權力真的盡到應負起的責任了嗎?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台北市一名婦人及其女兒昨天被發現陳屍住處,遺書透露投資遭詐騙。記者李奕昕/翻攝
台北市一名婦人及其女兒昨天被發現陳屍住處,遺書透露投資遭詐騙。記者李奕昕/翻攝

廣告 打詐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洪孟楷揭政府打詐愈打愈詐 詐騙財損今年飆高3倍

新北表揚績優地政人員 侯友宜提醒:詐騙猖狂並沒因打詐減少

新北貢寮美豐里打詐展決心 公所、里長宣導座無虛席

刑事局偵查員打詐辦案獲好評 疑洩密幣流分析師女友遭檢舉

相關新聞

又是牠!11天前才在文山區闖禍 比特犬今又跳車狂咬騎士

台北市文山區日前有飼主駕駛轎車載送比特犬外出,犬隻自開車窗跳出車外咬傷停等紅燈的機車騎士,今早傳出同一名飼主又載著犬隻外...

11天前才咬傷人!比特犬又竄出車窗攻擊騎士 北市警、動保處追查

北市文山區6日發生比特犬突從車窗躍出咬傷一旁機車騎士事件,這隻比特犬今天又闖禍,飼主今天開車載牠出門時,牠再次衝出車窗外...

獨/浴缸60公分水深僅20公分…3歲童卻溺斃 父:有感冒

台中市北屯區3歲男童昨晚在住家浴室溺水,送醫不治,當時男童的鄭姓父親正在照料1歲女兒吃晚餐,男童獨留浴室玩水,鄭男察看男...

攜女逛街遭警帶走 母:人權何在

台中市「誠品生活四八○」百貨林姓保全前天報案,指拍貼機疑遭一名女童偷竊零錢,警方到場帶回魏姓女子及其就讀國小兩名女兒,經...

悲!新光三越氣爆澳門2歲女童重創腦死 搶命23天離世

台中新光三越2月13日氣爆意外,造成4死38傷悲劇,其中來自澳門的一家人最小傷者為來自澳門的2歲鄧姓女童,澳門政府新聞局...

醫大生遭洗車工酒駕撞死 檢發還遺體…父母痛哭「來帶你回家了」

陳姓醫大生在8日遭吳姓洗車工在台中市西屯區開車酒駕撞死,檢方為釐清死因,排定電腦斷層掃描,但陳生父母希望兒子能在北部辦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