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哈瑪斯「正式簽署停火協議」!以國內閣投票將延至明天

是為品牌還是怕川普 麥當勞、豐田為何放棄DEI政策?

家裡很亂先別急著收拾!學會「基礎整理邏輯」才不會沒幾天又亂了

詐團勾結不肖地政士騙錢又騙房 花蓮警方逮12人送辦

花蓮縣執行全國同步打詐專案,上月查獲8件詐欺案件,逮捕50名嫌犯,其中2件是詐團聯合不肖地政士,誘騙被害人抵押不動產擴大投資,造成被害人房、財兩失,警方已依詐欺等罪嫌,將陳姓、王姓詐團首腦及融資金主、地政士等移送偵辦。

花蓮縣警局長王旭昌盤點縣內1到10月詐欺案件,以假投資詐騙占3分之1最多,其次是假網拍詐騙。縣警局刑警大隊表示,上月查獲8件詐欺案件,有兩件是連房產一起騙,在花蓮屬於新型態的詐騙方式,手法以「保證高獲利」為誘餌,待被害人存款全數投入,再哄騙抵押房產貸款再投資,直到受害人發現大筆資金拿不回來,詐團立刻失聯。

花蓮縣刑大6月接獲民眾報案,立即與少年警察隊、花蓮港務警察總隊共組專案小組,先後在台北、花蓮查獲王姓、陳姓為首腦的詐騙集團,其中包括借款的融資金主、代辦過戶的地政士,查扣手機、過戶文件、新台幣、人民幣及日幣等共33萬餘元現金證物,依詐欺、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送辦。

刑大大隊長溫裕宏說,經深入追查,詐團會向被害人介紹民間借貸公司,由借貸公司向被害人收取年利率20至30%的利息,而地政士、借貸公司收取4、50萬元手續費,遠高於民間行情,顯不相當。

王旭昌提醒,詐團常在社交軟體上假冒名人、帥哥美女,再以「保證高獲利、穩賺不賠」等話術誘使被害人拿錢出來投資,等到被害人口袋沒錢還不放過,又聯合不肖地政士、融資業者,騙光民眾抵押房產貸出來的錢,最後受害人沒有錢也沒了房子,呼籲民眾不要上當,且高齡長者易遭詐團話術誆騙,要多關懷,投資務必查明投資標的及平台運作機制,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花蓮警方查獲詐團勾結不肖地政士、融資金主行騙,讓受害人錢、房兩失,破獲兩團、逮12人送辦。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警方查獲詐團勾結不肖地政士、融資金主行騙,讓受害人錢、房兩失,破獲兩團、逮12人送辦。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縣警局刑警大隊長溫裕宏說明詐團騙錢、騙房的手法。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縣警局刑警大隊長溫裕宏說明詐團騙錢、騙房的手法。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警方查獲詐團勾結不肖地政士、融資金主行騙,起出新台幣、人民幣、日幣等現金共33萬餘元。。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警方查獲詐團勾結不肖地政士、融資金主行騙,起出新台幣、人民幣、日幣等現金共33萬餘元。。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縣警局長王旭昌(中)提醒,「保證高獲利、穩賺不賠」都是詐團常見話術,民眾千萬不要上當。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縣警局長王旭昌(中)提醒,「保證高獲利、穩賺不賠」都是詐團常見話術,民眾千萬不要上當。圖/花蓮縣警局提供

花蓮 詐欺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少棒/花蓮兩隊台彩威力盃開紅盤 鄭宇恩最喜歡陳傑憲

影/彰警查獲縣內首起虛擬貨幣詐騙 婦人懷抱發財夢不信被詐

幸福指數大調查/花蓮縣 振興在地旅遊

幣竟執行長助詐團洗錢遭羈押 國道2起離奇車禍引聯想

相關新聞

明知多次驗出蘇丹紅仍偽造報告出貨 檢方起訴濟生負責人陳姓父子

雲林縣衛生局去年2月查獲濟生公司斗六廠銷售的紅辣椒粉違法添加蘇丹紅一案,函送雲林地檢署偵辦,偵辦過程中濟生公司銷售的咖哩...

獨/印度男「讀心術」踢鐵板 板橋車站欲詐騙...遭警逮捕

印度讀心術詐騙黨橫行雙北,今年起不少印度男子在北部地區以詐術手段詢問年齡、是否單身等問題騙取台灣民眾錢財,昨一名年約50...

嚴重死傷!國1南下路竹半小時連續2起重大車禍 釀1死1命危3傷

高雄國道1號南下339、338.5公里處接連發生2起事故,第2起車禍總共造成11車追撞,高雄市消防局獲報後,派出多分隊前...

竹南某科技公司實驗室火警 火勢猛烈晚間灌救控制中

苗栗縣竹南鎮一家科技公司今晚9時多傳出火警,消防隊趕到現場發現是二樓的實驗室及會議室起火燃燒,火勢猛烈,幸好已是下班...

高雄又傳虐嬰!女控雙胞胎女兒遭保母摔又打 官方獲報

高雄又傳虐嬰!一名母親在網路指控,將千求萬求才求來的雙胞胎女兒交給自稱有護理背景的林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卻遭粗魯虐待,又摔...

嘉義縣布袋鎮防汛道路驚現天坑 汽車驚險墜落5公尺深 

嘉義縣布袋鎮龍宮溪支流防汛道路昨晚驚現天坑,蘇姓男子晚上10點多開車,疑因夜間視線不佳,未察覺路面坍塌,整輛車跌入逾5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