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台中男童騎單車遭撞不治 議員要求行人單車共道降低危險
台中市昨天下午發生男童騎單車過馬路,遭撞不治。民進黨議員今質疑,騎自行車民眾增多,但沒有自行車專用道或畫設自行車標線,讓自行車須與汽機車爭道,造成台中市自行車事故全國最高,要求在學區、公園周遭做好分流。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市一天約有5萬人騎自行車,很遺憾11歲男童發生事故,明天相關單位會進行A1事故現場會勘。交通局近年著重校園人行道安全改善,對行人及自行車等弱勢族群,交通局會努力盤點道路、校園及公園周邊狀況,朝行人、自行車及汽機車「安全共存」而努力。另全力宣導,經過路口要慢行。
民進黨市議員陳雅惠、陳俞融、陳淑華、蕭隆澤、張芬郁及謝家宜聯合質詢。
陳淑華說,台中市連續發生行人、自行車交通死亡事故,去年是全國最高,今年1到8月台中的行人死傷有1814名、1到8月自行車1310名,一樣是六都第一、全國最高。台中市走在路上、騎自行車都不安全,陳淑華要求市府要深刻檢討原因,改善行人、自行車事故,做到綠色通行安全。
陳雅惠說,騎單車的路權究竟在哪裡?騎Youbike通勤或騎單車運動人口漸多,警政署今年8月確認,除非畫供自行車行駛的標線,否則自行車不可騎乘在騎樓或人行道,但卻面臨汽、機車多,讓單車騎士成為「弱勢的用路人」。
陳雅惠指出,有多縣市推動「人車(行人與自行車)共道」,前市長林佳龍任內在文心路有規畫「人車共道」,但不了了之,她希望交通局盡快與建設局研商,針對學區、公園等周遭人行道的區域規畫「人車共道」,一般道路則畫定專用標線,確保安全。
陳俞融指出,台中市必須擺脫自行車事故死傷六都第一,台中市未來設置新道路,應該要求自行車跟機車明確分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