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會播映紀錄片「國有器官」收死亡威脅 警加強維安防炸彈客

紀錄片「國有器官」涉及中共迫害法輪功學員活摘器官犯行,10月在台上映屢遭恐怖恫嚇,高雄市議會出借場地也遭死亡威脅,今開放200位民眾觀賞,不可攜帶背包入場,警方不敢大意,部署警力在市議會門口及放映會場加強維安,氣氛頗為緊張。

紀錄片「國有器官」10月起在台灣各影城放映屢收電子郵件恐嚇放置爆裂物、射殺等威脅,要求取消播映,電影院基於安全考量不得不停止播放。

高雄市議會認為台灣是民主國家,言論自由、揭露真相不應被打壓,包括跨黨派議員張博洋、簡煥宗、陳慧文、邱俊憲、李雅慧、陳麗娜、蔡金晏、黃彥毓等奔走,向片商借出影片播映,名額限200人,須提前報名並採實名制。

今天下午2時開放入場,警方在大門口戒備維安,便衣警察戴上密錄器蒐證,播映場地也有警察「陪同觀看」全程錄影,氣氛嚴肅緊張,高雄市警察局長林炎田也到場關心。

「國有器官」從2名法輪功學員神秘失蹤揭開序幕,家人透過找人過程抽絲剝繭,發現失蹤法輪功學員成為中共活摘器官「材料」,紀錄片除中國前軍醫鄭治現身證稱目睹活摘器官,還有參與活摘的護理人員安妮獻聲證詞,以及法輪功長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共活摘器官存在。

民進黨市議員李雅慧表示,軍醫顫抖聲音描述活摘器官,令她印象深刻,想到市議會一宣布播映消息,第一時間馬上收到死亡威脅,更加堅定揭露中共暴行真相的動力,將不排除加場放映。

基進黨議員張博洋認為,以恐嚇手法來讓台灣人不敢看,反讓更多人討論活摘器官,他相信這部片不僅讓台灣人民加深對中共認識,更應該捍衛台灣得來不易民主自由,恐嚇造成了反效果,他並呼籲中共即刻停止迫害法輪功。

國民黨議員陳麗娜表示,這部片收到電子郵件恐嚇在台灣引起很大討論,值得台灣人觀看這部最接近事實真相的紀錄片,過去許多人對中共活摘器官存疑,但中共無法解釋移植案例倍增,遠超過死囚人數,這是鐵錚錚的事實,也是很嚴肅的問題,不能任意侵害身體自主權。

映後座談邀請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理事鄭元瑜醫師、高雄阮綜合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丁楷庭與談;曾姓民眾說,看完後,覺得要有更多人挺身而出,把真相公諸於世,這種惡行是不可以被允許的,希望電影喚醒更多良心,讓不公義停止再發生,讓更多人知道真相。

紀錄片「國有器官」今在高雄市議會播放,警方全程陪同蒐證錄影。記者郭韋綺/攝影
紀錄片「國有器官」今在高雄市議會播放,警方全程陪同蒐證錄影。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警察局長林炎田(中)到放映現場關心。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警察局長林炎田(中)到放映現場關心。記者郭韋綺/攝影
映後座談邀請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理事鄭元瑜醫師(右)、高雄阮綜合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丁楷庭(左)與談。記者郭韋綺/攝影
映後座談邀請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理事鄭元瑜醫師(右)、高雄阮綜合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丁楷庭(左)與談。記者郭韋綺/攝影
紀錄片「國有器官」今在高雄市議會播映,民眾不可攜帶包包入場,一律放在議會大廳。記者郭韋綺/攝影
紀錄片「國有器官」今在高雄市議會播映,民眾不可攜帶包包入場,一律放在議會大廳。記者郭韋綺/攝影

議員 紀錄片 器官

延伸閱讀

高雄THE ONE拖22年動工容積落差近10倍 工務局:依法展延

被點名收過沈慶京政治獻金 陳麗娜坦然:有人捐都感謝

黃珊珊認收中工政治獻金 點名藍綠14人也收過

藍營民代批索資敷衍應付 高市衛生局回應了

相關新聞

影/中山一派出所警員出任務 路口被計程車攔腰撞飛...昏迷未脫險

台北市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蔡姓警員今天凌晨3點多,騎乘警用機車要去處理民眾糾紛,行經中山北路左轉長安東路時,在路口遭到對...

土城凶殺案 嫌違反保護令狂發限動接醫院通知 竟冷血回:我做的

新北市土城區明德路二段,今天上午發生謝姓男子光天化日持刀砍殺妻子和小姨子後逃逸的凶殺案。據了解,謝男昨晚涉嫌違反家暴保護...

颱風大浪宜蘭首傳失蹤 61歲男與友人半夜出海口捕魚被捲走

丹娜絲颱風掀起沿海大浪,宜蘭傳出颱風來襲失蹤意外。葉姓男子與友人共8人半夜裡前往宜蘭縣南澳溪出海口捕捉魩仔魚,葉男下海沒...

台中黑戶青年親子鑑定證實父子關係 最快本周可取得身分證

台中市21歲黃姓青年因未報戶口,今年5月露宿街頭被發現通報,社會局緊急安置,並安排父子做親子鑑定。社會局今證實,黃姓青年...

疑預謀犯案!女司機持刀堵門口 見同事出現衝上砍殺

新北市林口區今天驚傳凶殺案。擔任物流司機的36歲徐女因與41歲陳姓男同事有嫌隙,加上不滿工作分配不均,今天上午到班後在門...

林口宅配公司驚傳殺人案 女持刀猛刺男同事胸口當場亡

新北市林口區今天上午驚傳殺人事件。在宅配公司工作的36歲許姓女子,因與41歲陳姓男同事發生口角糾紛,許女竟持摺疊刀猛刺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