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姿妙涉貪案下周言詞辯論終結 一審宣判可能在這個時間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案即將進入最後階段,昨(16)日開始言詞辯論,預計23或24日辯論終結,審判長將當庭諭知一審宣判時間,按過往慣例,時間可能落在11月底到12月初。目前多數被告已完成事實及法律意見陳述,剩下論罪科刑與最後陳述。

全案共15名被告,包含林姿妙、林的女兒林羿伶、縣府和羅東鎮公所公務員等,目前僅餘林姿妙、林羿伶與林姿妙前助理張桂綾的辯護律師,尚未陳述事實及法律意見;下周庭期排在23日下午、24日上午,法界人士指出,加上論罪科刑與最後陳述,言詞辯論應不會再延到24日之後。

檢方今天論告,指出地主陳正勲持有羅東鎮1558地號部分,2019年7月收到縣府財政稅務局函文,需補繳112萬元土地增值稅,陳和另一名地主劉石純到縣長辦公室找林姿妙,談妥縣府幫忙免課土增稅,陳、劉讓林姿妙繼續無償使用她2018年選舉使用的98地號,作為韓國瑜、呂國華2020的競選總部。

檢方稱,時任建設處代理處長吳朝琴、財稅局長盧天龍、時任農業處長康立和等人,2019年8月到9月開過2次共謀會議,討論如何為1558地號解套,最後不僅違法認定該地在有柏油、瀝青且被列管的情況下符合農地農用,還在2019年10月通過修法宜蘭縣臨時性建築物管理辦法,讓98地號上的競選總部可以延長使用到2020大選。

檢方強調,公務員應依法行政,所謂「行政裁量權」並不能無限上綱,圖利與便民僅一線之隔,若只為服務特定人士,就是圖利而非便民。涉案局處長不僅對此個案知之甚詳,還親自致電陳正勲,教他如何製作公文書,主觀犯意明確;如此多局處涉案,作為縣長的林姿妙又豈會不知?

陳正勲辯護律師表示,陳向縣府陳情並不是為了免課土增稅,而是因為羅東公所曾核發1558地號的農地農用證明,他卻還是收到補繳土增稅的函文,不明所以才去詢問;陳從來沒有和劉石純一起找過林姿妙,偵訊時是受到廉政官不正誘導,才說出不實的供述。

盧天龍辯護律師提出2019年8、9月間多名縣府人員的行事曆,表示所謂「2次共謀會議」根本不存在,3局處首長僅8月13日開過會,內容也是單純地確認現況;康立和辯護律師則指出,當時1558地號已改正完畢,符合農地農用,有現勘照片為證,檢方根據Google街景指稱地面上有柏油,並不嚴謹。

吳朝琴辯護律師指出,縣府2019年修改臨時建物管理辦法,並不是為了98地號競總延長,早在2016年6月,宜蘭縣不動產開發商同業公會就建議修法,縣府研議,2017年提到縣務會議,2019年完成修法,也不只98地號適用,如慈心華德福高中就有受益。

宜蘭地方法院審理縣長林姿妙涉貪案,昨起言詞辯論,檢辯雙方展開激烈攻防。本報資料照
宜蘭地方法院審理縣長林姿妙涉貪案,昨起言詞辯論,檢辯雙方展開激烈攻防。本報資料照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案進入言詞辯論階段,預計下周三、四其中一天辯論終結,審判長將當庭諭知一審宣判日期。本報資料照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案進入言詞辯論階段,預計下周三、四其中一天辯論終結,審判長將當庭諭知一審宣判日期。本報資料照

律師 林姿妙 羅東

延伸閱讀

林姿妙貪汙案攻防!檢批縣府官箴敗壞 官員嘆不尊重專業

林姿妙涉貪案證據調查完畢 最快明辯論終結、諭知宣判日期

剛宣布周五上班上課...宜蘭羅東夜間豪雨 多處道路淹水

林姿妙視察五結防潮閘門改善 估116年完工

相關新聞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桃園檢警偵辦吳姓非法土方業者涉嫌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時,發現桃園市楊梅警分局巡佐黃國文等3人與桃市府環保局稽查科約僱張姓助理...

網問「陳菊走了?」 她4小時被法辦

監察院長陳菊住院逾四個月,待業陳姓女碩士前晚在網路發文詢問「陳菊走了?」引發瘋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一時間指「不是事...

影/逆向無煞車撞28人康橋環島單車隊 賈永婕兒子的好友在裡面

康橋國際學校高二單車環島成年禮車隊,在彰化縣埤頭鄉發生車禍,確認7名學生3人大腿骨折,其餘挫擦傷,暫無生命危險,台北10...

影/康橋國際學校單車環島被撞 1重傷學生送醫...昏迷指數3有生命危險

康橋國際學校單車環島成年禮騎到彰化縣埤頭鄉,被一輛逆向行駛轎車迎面撞上,包括7個學生及肇事駕駛共8人受傷,其中一名學生左...

板橋火車站男子落軌遭列車輾壓 雙腿均斷救出急送醫

新北市板橋火車站今天中午驚傳落軌意外。1名30多歲男子於第二月台不明原因墜落軌道,此時列車正要進站,男子慘遭卡在車底。消...

土地糾紛賠慘!7旬翁赴屏東議會陳情 協調結束竟從8樓墜下身亡

一名年約70歲的男子,今天中午到屏東縣議會陳情多年前的土地糾紛舊案,沒想到協調結束後竟墜樓身亡,詳情情形警方仍在了解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