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精舍命案疑雲!作家王薀疑是藏鏡人遭羈押 藝人李威二度作證請回

淡出演藝圈近10年…李威驚傳捲精舍殺人案遭約談!堂弟李易回應了

初步檢驗出爐!饗饗爆食物中毒案 77人不適、9人諾羅病毒呈陽性

台中老翁、妙齡女騎車遇死劫…交大:遠離大車不鑽車縫

台中市潭子、北區在本月中旬接連傳出鮑姓老翁、廖姓女子騎機車與公車碰撞後,遭輾斃的交通事故,台中市交大今天提醒,經初步分析,此兩案的案發銀,都與大型車輛間距過近導致事故,民眾騎乘機車等小型車輛,需多留意大型車的視線死角,不要鑽大車車縫,以確保行車平安。

台中市交通大隊統計,台中市今年1至5月機車與大型車交通事故計350件、死亡1人、受傷378人,不過本月12日、16日分別在潭子、北區發生,其中七旬鮑姓老翁騎機車載11歲孫女,先與公車碰撞後,遭後方聯結車輾過身亡,27歲廖姓女子也是騎機車行經北區台體大附近時,與公車碰撞後,遭公車輾斃,兩案都由檢警後續釐清中。

台中市交大提醒,機車機動性高,部分駕駛行進車陣中習慣隨意變換車道,從兩股車流或車道之間的空隙超車,但機車相對於其他車輛體積較小,容易被駕駛忽略,以市區道路車道寬約3公尺而言,汽車與機車交織空間不足易有碰撞,且機車穩定性較差又缺乏外殼保護,一旦發生意外,往往會造成嚴重死傷;

另外機車在道路上行駛應避免太靠近大型車輛,當心因大型車內輪差、視線死角及行駛時造成的氣流等原因,釀成事故。

交大指出,大型車輛有廣泛的盲點區域,尤其是後方和側後方,這造成其他車輛或行人在進行超車或穿越時更容易被忽視,增加了發生事故的風險,另大型車轉彎半徑較一般車輛大,導致轉彎時需橫跨較多車道,也會增加危險性;上路謹慎是大車駕駛必負擔的責任,尤其轉彎時應減速慢行,多察看後照鏡、擺頭或搭配視野輔助系統降低死角,保障用路人的安全。

交大呼籲,市民騎乘機車時,切勿任意穿梭在車縫之間,另避免與大型車併行,以免大車行駛氣流造成危險,遇到大車過彎時,建議將車輛停在其後輪之後方,等其完全過彎後,確認安全再繼續行駛,才能保平安。

台中市交通大隊提醒用路人,大車有視線死角,行經大車附近時需多留意。圖/台中市交通大隊提供
台中市交通大隊提醒用路人,大車有視線死角,行經大車附近時需多留意。圖/台中市交通大隊提供
台中市廖姓女子在16日騎機車行經台體大附近時,與一輛公車擦撞,廖女遭輾過身亡。記者陳宏睿/翻攝
台中市廖姓女子在16日騎機車行經台體大附近時,與一輛公車擦撞,廖女遭輾過身亡。記者陳宏睿/翻攝
台中市潭子區中山路12日發生死亡車禍,老翁騎機車載孫女要上學,被公車擦撞倒地,再被聯結車輾斃。記者游振昇/翻攝
台中市潭子區中山路12日發生死亡車禍,老翁騎機車載孫女要上學,被公車擦撞倒地,再被聯結車輾斃。記者游振昇/翻攝
台中市交通大隊提醒用路人,大車有視線死角,行經大車附近時需多留意。圖/台中市交通大隊提供
台中市交通大隊提醒用路人,大車有視線死角,行經大車附近時需多留意。圖/台中市交通大隊提供

交通事故 台中市 車道

延伸閱讀

嘜走!台中交大小隊長下班目擊車禍 邊追邊通報抓酒駕

妙齡女台體大外擦撞公車遭輾亡 母親崩潰痛哭無法警詢

影/國道一號驚傳火燒車 車上4人躲護欄外逃過死劫

台南大型車A1事故頻傳遭抨擊 黃偉哲:用AI減少A1

相關新聞

嚴重死傷!國1南下路竹半小時連續2起重大車禍 釀1死1命危3傷

高雄國道1號南下339、338.5公里處接連發生2起事故,第2起車禍總共造成11車追撞,高雄市消防局獲報後,派出多分隊前...

竹南某科技公司實驗室火警 火勢猛烈晚間灌救控制中

苗栗縣竹南鎮一家科技公司今晚9時多傳出火警,消防隊趕到現場發現是二樓的實驗室及會議室起火燃燒,火勢猛烈,幸好已是下班...

高雄又傳虐嬰!女控雙胞胎女兒遭保母摔又打 官方獲報

高雄又傳虐嬰!一名母親在網路指控,將千求萬求才求來的雙胞胎女兒交給自稱有護理背景的林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卻遭粗魯虐待,又摔...

嘉義縣布袋鎮防汛道路驚現天坑 汽車驚險墜落5公尺深 

嘉義縣布袋鎮龍宮溪支流防汛道路昨晚驚現天坑,蘇姓男子晚上10點多開車,疑因夜間視線不佳,未察覺路面坍塌,整輛車跌入逾5公...

國1南下虎尾交流道滿載鋰電池貨車起火 出動機器人搶救控制火勢

一輛載有大型太陽能鐘電儲能櫃的大貨車昨天行經國道一號雲林縣虎尾段南下交流道,下交流道左轉往斗六方向時不慎翻覆,冒出白煙,...

灌漿仍擋不住!三重建案受損鄰房持續傾斜 新北連夜拆3、4樓

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某工地開挖地下室造成鄰房傾斜龜裂。新北市府進行灌水及灌漿等緊急應變,仍擋不住鄰房持續傾斜,擔心將倒塌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