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核三廠二號機將除役…核電下月歸零 用電變貴變髒

施政100天「狂轟亂炸」 川普重塑美國理念 美一身傷

國道大型車死亡事故 前五肇因曝光…變換車道不當居首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占四成最高,而大型車肇因前五大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國道警呼籲,用路人要依規定行車,將持續加強取締駕駛人違規態樣,依法告發。

國道警公路警察局統計從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為止,大型車(含大貨車、聯結車、大客車)死亡事故共發生10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件,更占所有死亡事故四成。

國道警分析大型車全般事故五大肇事因素,24.7%「變換車道不當」為最多,其次為16.9%「未保持安全距離、間隔」、13.5%「裝載不當」、13.1%「分心駕駛」及9.5%「爆胎、零件脫落」。

除上述五大肇事因素外,國道警分析大型車常見違規態樣,包括「與前方車輛跟車太近」、「長途行駛時喝水、撿拾車內物品、看手機等分心駕駛」、「未注意前方路況變化」也是釀成嚴重追撞事故因素之一。

國道警表示,將持續針對「未保持安全距離」、「任意變換車道違規」、「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等違態樣,於各國道路段利用高架橋制高點、行進間強加錄影採證逕行舉發。民眾也針對上述違規態樣自行錄影採證,上傳國道公路警察局網站檢舉。

國道警提醒用路人,行車前應檢查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行駛高速公路切勿分心,隨時注意車前狀態及大型車視覺死角,保持適當安全距離與間隔;若途中感到疲累或注意力無法集中時,可前往鄰近服務區或就近下匝道駛離國道,稍作休息。發生事故無人受傷車輛尚能移動時,應先做好警戒,待初步拍照後,盡速移置安全處所,等候警方處理,以免造成二次事故發生。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公路警察局分析今年國道死亡車禍事故,以大型車事故佔四成最高,而大型車前五大肇因,又以24.7%「變換車輛不當」最多。記者曾伯愷/翻攝

國道 警察

延伸閱讀

影/鶯歌BMW搶快進車道 七旬男被聯結車撞倒差點輾過

蘇花公路下清水便橋拓寬 預計5月底開放大型車降速通行

未戴安全帽等5違規仍可檢舉 道交條例新規定最快6月上路

台中烏日「這巷弄」路窄…大型車緊貼呼嘯而過 居民不忍了

相關新聞

大火竄天!台61線七股段4車連環撞 2人噴飛命危1人輕傷送醫

台61線南下約298公里處台南七股路段今中午11點多發生一起4車嚴重車禍,車輛甚至起火燃燒,從遠處就可看見濃煙,車禍當下...

安坑交流道驚傳嚴重車禍! 車頭全爛駕駛大腿骨折急送醫

國道3號安坑交流道北上匝道今天上午發生嚴重車禍。2輛轎車不明原因發生碰撞,其中1名40多歲男駕駛大腿骨折、意識不清,被救...

台中驚傳氣爆意外!管線施工疑瓦斯外洩釀禍 5人遭灼傷送醫

台中市大里區東南路148巷今天下午2時32分傳出氣爆意外,有瓦斯管線單位施工時,疑似瓦斯外洩引發氣爆,現場8人有5人遭灼...

疑天雨路滑…台62線快速道路小貨車翻覆摔爛 傷亡不明搶救中

今天下午近3時,台62線快速道路12.3公里西行瑞芳往基隆方向,一輛自小貨車,疑因天雨路滑不慎自撞護欄後翻覆至橋下,車...

黑歷史挖出!高雄楠梓托嬰中心虐8嬰 負責人曾害死男嬰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某私立托嬰中心遭爆出有8名嬰兒遭到保母虐待,托嬰中心負責人楊姓婦人被起底挖出黑歷史,15年前就曾經害死男...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桃園檢警偵辦吳姓非法土方業者涉嫌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時,發現桃園市楊梅警分局巡佐黃國文等3人與桃市府環保局稽查科約僱張姓助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