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今年破40件死亡車禍 件件怵目驚心這2分局最多
高雄市今年迄今破40件死亡車禍,件件怵目驚心,其中位於重工業區的仁武分局和林園分局因大車多,機車騎士和大車擦撞非死即傷,各有7件和5件A1車禍,分居第1、2名;市府道安會報分析,大車致死肇因多為右轉盲區或未遵守號誌所致;基層員警抱怨,「大型車業者宣導會議卻由警方主導,本末倒置」。
高雄市仁武分局轄區有2名高中生1月17日傍晚,騎機車行經仁武區長庚醫院後方的公園路,不慎連人帶車摔車,其中1人送醫宣告不治,1人重傷昏迷。
24歲楊姓女大學生2月20日上午8時許,行經大社區中正路時,疑不慎自摔遭大貨車不幸輾斃;鄧姓男子3月20日晚間8時許駕駛遊覽車,行經仁武區水管路一帶,因駛入機車道撞擊國道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80歲周姓男子正好坐在司機座上方,撞擊後頭顱破裂慘死,事故共造成1死、15人受傷。
高雄市林園分局轄區,曾在1月期間於1周內發生3起死亡車禍,16歲周姓少年1月7日中午無照騎機車,行經高雄市大寮區河堤路,跨越雙黃線,和林姓女子轎車相撞,噴飛倒地,送醫不治。顏姓男子1月8日下午3時許駕大貨車行經鳳林路,欲右轉沿海路二段,疑視線死角,擦撞焦姓女騎士機車,導致焦慘死輪下;1月15日,陳姓男子凌晨駕車搭載蔡姓女友,在鳳林一路,自撞電線桿,陳送醫不治。
此外,一名89歲黃姓老翁4月21日上午駕駛小貨車經高雄市沿海路右轉頂厝路,擦撞後方直行60歲柯姓婦人騎乘機車,致柯頭部重創,送醫急救不治。
市府近期道安會報表示,分析近日大型車事故原因,為右轉盲區或未遵守號誌所致。因大型車有前後左右四個盲區,其中大型車右轉盲區(含內輪差)最易被忽略。
道安會報中強調,相關局處包括交通局、監理所、工務局、交通警察大隊等單位合作,對逾500家大型車輛運輸公司與工地業者,加強宣導大型車死角、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與肇事應負責任及產生之影響,提醒大車駕駛應善盡職業責任。
但5月2日隨即又發生一起大車死亡車禍,黃姓男子當天下午駕大貨車行經高雄市林園區沿海路,當場撞及騎機車的廖姓女騎士,廖整個人滾落輪下慘遭輾斃。
市長陳其邁屢屢對外強調市府重視死亡車禍的防治,但據了解,宣導大車運輸業者的會議仍由警方主導或各分局自行針對特定族群宣導,主管公司行業的經發局、道路路面鋪設的工務局等單位,都派小咖參加,基層警抱怨,「主管機關不主導,防治A1車禍責任卻都落在警察身上,若死亡數據降低卻又邀功,本末倒置」。
市警局表示,高雄市今年1月迄今A1類交通事故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16件18人,警方仍會持續防制交通事故發生。
警局指出,市府各司其職,分工合作,警方針對事故高發地點及時段,採取精準執法方式降低事故發生率,也會深入校園及公司行號加強交安宣導。另外,將研擬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和相關局處進行會勘、取得共識後,再行建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