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建築師開車突大量吐血 陳永興魂斷國道享壽63歲

根據陳的行車記錄器顯示,他在車上已吐血,身體很不舒服,隨後他開啟緊急雙黃燈示意後車注意,並慢慢減速開往路肩,但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才撞上護欄。記者李文德/翻攝
根據陳的行車記錄器顯示,他在車上已吐血,身體很不舒服,隨後他開啟緊急雙黃燈示意後車注意,並慢慢減速開往路肩,但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才撞上護欄。記者李文德/翻攝

知名建築師陳永興26日開車行經國道3號關廟段時,突然口吐大量鮮血,送醫後不治,檢察官昨相驗後認為他是行駛中發病,並非因為交通事故引起,享壽63歲。友人聽聞惡耗,紛紛在臉書悼念表示不捨。

陳永興1961年出生於桃園龍潭客家庄,從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在2009年考取中華民國建築師執照,在台南後壁成立「水牛建築師事務所」,2013年更獲頒第13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在建築界頗負盛名,被譽為「水與土的藝術家」,亦是台灣本土環境設計的先驅。

同業、友人聽聞噩耗後,紛紛不捨在臉書發文悼念,感念陳永興為建築、為社區、為建築教育奔走。

國道警察調查,9月26日早上10點,陳駕車從國道三號南向行駛,經過358公里處關廟段時,車輛突亮起緊急燈,隨後沿著外側路肩滑行,右側車身與外側護欄碰撞後車輛逐漸停止。警方到場時發現車內的陳永興口中大量吐血,救護車急送往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醫院急救,當日下午1點13分由醫師宣告死亡。

警方指出,根據行車記錄器顯示,陳當時已經吐血,顯示身體已經很不舒服,隨後他開啟緊急雙黃燈示意後車注意,並且慢慢減速開往路肩,但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才撞上護欄。民眾看到路肩有車輛覺得有異才報警。警消到場發現陳口吐大量鮮血,送醫後仍不治。昨天檢察官相驗結果,判斷本件陳在行駛中發病,送醫不治,並不是交通事故。

陳永興1961年出生於桃園龍潭客家庄,2009年考取中華民國建築師執照,2013年更獲頒第13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在建築界頗負盛名,被譽為「水與土的藝術家」。圖/擷取自陳永興臉書頭貼
陳永興1961年出生於桃園龍潭客家庄,2009年考取中華民國建築師執照,2013年更獲頒第13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在建築界頗負盛名,被譽為「水與土的藝術家」。圖/擷取自陳永興臉書頭貼

知名建築師陳永興26日開車行經國道3號關廟段時,突然口吐大量鮮血,送醫後不治,昨檢察官相驗後認為他是行駛中發病,並非因為交通事故引起。記者李文德/翻攝
知名建築師陳永興26日開車行經國道3號關廟段時,突然口吐大量鮮血,送醫後不治,昨檢察官相驗後認為他是行駛中發病,並非因為交通事故引起。記者李文德/翻攝
根據陳的行車記錄器顯示,他當時已吐血,身體很不舒服,隨後他開啟緊急雙黃燈示意後車注意,並慢慢減速開往路肩,但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才撞上護欄。記者李文德/翻攝
根據陳的行車記錄器顯示,他當時已吐血,身體很不舒服,隨後他開啟緊急雙黃燈示意後車注意,並慢慢減速開往路肩,但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才撞上護欄。記者李文德/翻攝
陳永興的同業、友人聽聞噩耗後,紛紛不捨在臉書發文悼念,感念陳永興為建築、為社區、為建築教育奔走。記者李文德/翻攝
陳永興的同業、友人聽聞噩耗後,紛紛不捨在臉書發文悼念,感念陳永興為建築、為社區、為建築教育奔走。記者李文德/翻攝

國道 建築師

延伸閱讀

知名建築師陳永興魂斷國道 林智堅發文悼念:難過不捨

相關新聞

法籍情侶檔屏東彎刀縱走迷路失聯 3天後在隘寮南溪谷獲救

法國籍情侶檔來台觀光,男約38歲、女約30歲,2人在23日進入屏東縣霧頭山,預計花費4天完成「彎刀縱走」行程,26日因迷...

南投小吃店河豚宴 1死8送醫

南投縣仁愛鄉四十四歲洪姓男子前天收到友人贈送的河豚,做成生魚片、煮成肉湯請八名親友大快朵頤,昨天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

南投小吃店老闆開心料理河豚請親友 眾人嘴麻手麻釀1死8傷

南投仁愛今上午傳出食物中毒事件,44歲洪姓男子昨晚煮食河豚料理,與8名親友大啖分享,今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

北市錦新大樓頻傳墜樓 轄區警「3小時簽1次」加強巡守

台北市「錦新大樓」墜樓事故不斷,近期更「3周3死」,據悉轄區警方近日已加強巡邏強度,防範再有可疑民眾進入大樓,但地方人士...

影/台中老屋延燒3棟!看護目睹電線走火 21歲腦麻女送醫搶救不治

台中市中區1棟老舊房屋今天中午疑電線走火引發大火,一連延燒附近3戶建築,起火戶為江姓租客和陸籍周姓妻子、腦麻長期臥床的2...

嘉市某私立托嬰中心傳虐嬰 保育員拿棉被蓋孩子頭1個半小時

嘉義市議員王浩上午質詢,有家長發現寶貝身上不明傷口,向社會處申請調閱監視器畫面,意外發現午睡時孩子頭部被棉被蓋住長達1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