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扮幣商洗錢 檢警靠ChatGPT輔助寫程式逮人
高雄地檢署檢察官呂尚恩偵辦詐騙案,發現「假幣商」案件增多,犯嫌藉此脫罪,很多案件因此查無洗錢實證獲不起訴;今年二月,一名廿多歲張姓女子求職帳戶遭利用,戶頭中一個月就有千萬金流,呂尚恩認為不單純,指揮警方偵辦。
檢警一個半月後破獲水房,金流達一億五千萬,查出主嫌應是卅五歲余姓男子,但余男在比特幣興起時就開始研究區塊鏈及國外交易所漏洞,長達十年經驗,要抓他並不容易。
假幣商錢包地址形同銀行帳戶,但在網路上只是一組代碼。呂尚恩對相關資訊一竅不通,索性自學程式語言,利用Python編成分析程式,再和二名承辦員警以ChatGPT輔助寫程式,三人合作,透過程式抓出幣流走向,摸清洗錢集團交易模式。
余男長期無業,靠洗錢致富,開保時捷、特斯拉名車代步,家中還有一輛撞壞的千萬元麥坎倫,家人都以為余是科技新貴,直到警方上門才知是詐團主嫌。
假幣商洗錢不只一樁,高雄檢警另偵破卅五歲孫姓男子以虛擬貨幣洗錢,孫男為躲避檢警追查,自學鑽研五本洗錢防制書籍,以妹妹當人頭,指揮十一人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開帳號,將被害人匯入贓款層轉二至三手後,再進行虛擬貨幣交易,並製造第三人角色,掩飾贓款來源及去向。
檢警追查大半年,透過分析區塊鏈交易記錄,追蹤虛擬貨幣流動路徑,找到孫男交易資訊破綻,查出他一年多詐得八七○○餘萬,坐擁名車及二千多萬豪宅享樂。
詐團主嫌「苦讀」洗錢防制書籍與檢警鬥法,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檢察總長邢泰釗事後南下慰勉,肯定檢警辦案精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