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鳳山晚間傳濃烈去漬油味 疑軍方管線飄出...消防環保警戒

衝火場縮至4分鐘內 嘉市消防還打造「數位指揮管制版」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去年接獲火災報案到抵達現場,時間進化至4分鐘內,消防局指出,一接到報案電話就預先派遣,兩年來縮短1分半鐘,另,開發「數位指揮管制版」,用平板彙整火場資訊,連消防員的氣瓶量都會提醒;今天嘉市城隍廟贈14台平板,市長黃敏惠說,天助自助者,盼救災更加安全。

據統計,嘉市火災的消防人車平均出動到達時間,2019年326秒,2020年264秒、2021年230秒;去年嘉市火災件數67件,另外OHCA累計通報數為288人,成功救回63人。

消防局指出,嘉市60多平方公里,出勤距離大多1公里,要縮短時間,從「接獲報案到離開分隊」著手,當報案電話一提到關鍵字火災,勤指中心打開廣播系統,讓分隊值班台同步聽到報案人,展開準備,且採人車模組化,例如分隊被派遣出動,直接先出大水箱車配小水箱車,簡化指令。

一般火場現場擺有救災白板,市消防局災害搶救科打造「數位指揮管制板」,鏈結各種資源,包括火災場所可能本身有液化石油氣等危險因子、現場溫濕度和風向、人車動員情況等,還計算人員進入火場的時間長度,提醒氣瓶存量。

數位指揮管制板以「搶救進化I+E-幸福全『嘉』守護您」計畫,奪得衛福部高齡友善城市的韌性與創新獎,而此系統需透過平板電腦操作,嘉市城隍廟於消防節前夕,捐贈14台平板電腦、價值25萬元,期許幫助有效管理火災現場。

今於城隍廟舉行諸位神尊暨水德星君祭拜祈福儀式,也結合捐血活動。黃敏惠、消防局長蘇耀星代表受贈平板;黃敏惠感謝廟方維護消防人員生命安全,表示天助自助者,一同為守護嘉市努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打造「數位指揮管制板」。圖/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打造「數位指揮管制板」。圖/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供救災時使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打造「數位指揮管制板」。圖/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打造「數位指揮管制板」。圖/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市長黃敏惠(後排右五)代表受贈。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市長黃敏惠(後排右五)代表受贈。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市長黃敏惠(右四)代表受贈。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今天致贈市消防局14台平板電腦,市長黃敏惠(右四)代表受贈。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火災 城隍廟 黃敏惠

延伸閱讀

嘉市景觀整體規畫 提4大亮點、汲取青年好設計

福添福基金會不辦圍爐 百萬紅包、千份福袋親送弱勢

福添福基金會送暖 紅包親送到家關懷弱勢

選議長失利 嘉市議會飛越無黨聯盟總召蘇澤峰加入國民黨

相關新聞

北市大同又現天坑! 新工處到場填補 警消:無安全顧慮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7月接連有道路出現天坑,今午赤峰街上又出現寬2公尺、深1.5公尺的坑洞,警消表示現場無安全顧慮,後須...

毒蟲偷電線 住戶熱醒以為停電

顏姓男子缺錢吸毒,在高雄大寮區一帶連偷民宅及建築工地電纜線變賣,有受害住戶睡到一半因冷氣停止運轉熱醒,以為停電,天亮檢查...

壯漢變聲裝正妹談情 「詐」乾宅男

調查局掌握情資,以黃姓男子為首的電詐集團,在淡水承租高級住宅架設機房,透過遊戲網站招攬無業男女,提供教戰手冊進行戀愛詐騙...

國1南下汐止段聯結車和巴士車禍 6大2小共8人受傷急送醫

國道1號汐五高架路段南下11公里處,今天下午2時許發生聯結車與中型巴士車禍。中巴上共有6大2小乘客受傷,8名傷者皆是輕傷...

詐團扮幣商洗錢 檢自學程式逮人

詐團手法日新月異,為躲避查緝化身「假幣商」洗錢,轉帳交易時自稱購幣使用;高雄檢警和詐團鬥智過招,用最新科技ChatGPT...

新竹峨嵋湖玩SUP 男沒穿救生衣落水溺斃

苗栗江姓男子前天與同事一行十人,前往到新竹縣峨眉湖玩立式划槳(SUP)卻意外落水,搜救人員昨天在水底找到氣絕多時的江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