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三重2起火警均與老人家有關 造成4人受傷送醫

新北市淡水、三重今天上午分別發生火警,2案都與老人有關,都造成長者受傷送醫,其中1件因為電動車電瓶爆炸,另1件因操作瓦桶鋼瓶不當。年關將近,消防局提醒民眾多加留意相關安全規範,多多關懷老人。

上午11時許在三重區大同北路某民宅前,57歲陳姓男子和48歲曾姓妻子,共同攙扶行動不便的83歲潘姓母親坐上電動三輪車準備外出,當阿嬤坐好在後座,一轉動鑰匙通電,座椅下方的電瓶突然爆炸起火。

火苗順勢往上延燒,燒到阿嬤的兩條腿,兒子和媳婦連忙拿滅火器並報案。消防隊趕抵時火勢已經熄滅,但阿嬤的下肢約有20%面積燒燙傷,媳婦和兒子的手部亦在滅火時受到輕傷,3人均由救護車送往台北馬偕醫院急診。消防隊事後檢查發現,阿嬤的電動車電瓶並無CNS檢驗合格標章。

稍早上午9時許在淡水區清水街某公寓6樓頂樓加蓋,則有1名75歲李姓獨居老婦,煮食時不當操作瓦斯桶,導致廚房起火燃燒,消防隊趕抵迅速滅火,阿嬤臉部被瞬間大火高溫烘到發紅,預防性送醫暫無大礙。

調查發現阿嬤的廚房放了3支瓦斯鋼瓶,1支連接熱水器、1支連瓦斯爐、1支備用。今天上午她煮食發現爐火太小,即自行更換備用瓦斯鋼瓶,繼續烹煮食物。

後來阿嬤伸手去旋轉剛剛換下、未接管的瓦斯鋼瓶氣閥,殘餘瓦斯外洩引燃爐火釀成火災。幸好沒有擴大延燒,消防隊及時趕抵撲滅。

消防局第三大隊長黃弟勝呼籲,購買電動車,務必認明CNS檢驗合格產品,否則可能因過度充電升溫造成爆炸,更要注意電池使用年限及老化狀況,停車與充電處均應避免堆放可燃物,才能避免發生火警延燒擴大災情。

瓦斯爐具故障或損壞,則應請專業人員檢修,家裡也不要存放過多瓦斯鋼瓶,若必須自行更換瓦斯鋼瓶,應遵守程序小心操作、避免外洩,才能降低發生火災意外風險。

三重區發生電動三輪車電瓶爆炸起火,燒傷行動不便阿嬤,兒子和媳婦滅火也受輕傷,3人均送醫。記者林昭彰/翻攝
三重區發生電動三輪車電瓶爆炸起火,燒傷行動不便阿嬤,兒子和媳婦滅火也受輕傷,3人均送醫。記者林昭彰/翻攝
三重區發生電動三輪車電瓶爆炸起火,燒傷行動不便阿嬤,兒子和媳婦滅火也受輕傷,3人均送醫。記者林昭彰/翻攝
三重區發生電動三輪車電瓶爆炸起火,燒傷行動不便阿嬤,兒子和媳婦滅火也受輕傷,3人均送醫。記者林昭彰/翻攝
消防局呼籲,若須自行更換瓦斯鋼瓶,應遵守程序小心操作、避免外洩,才能降低發生火災意外風險。圖/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消防局呼籲,若須自行更換瓦斯鋼瓶,應遵守程序小心操作、避免外洩,才能降低發生火災意外風險。圖/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獨居老婦廚房放了3支瓦斯鋼瓶,煮食時操作不當,造成瓦斯外洩引燃爐火釀災。記者林昭彰/翻攝
獨居老婦廚房放了3支瓦斯鋼瓶,煮食時操作不當,造成瓦斯外洩引燃爐火釀災。記者林昭彰/翻攝
淡水區1名獨居老婦煮食時,操作瓦斯鋼瓶不當,造成瓦斯外洩引燃爐火釀災。阿嬤臉部被瞬間大火高溫烘到發紅,預防性送醫暫無大礙。記者林昭彰/翻攝
淡水區1名獨居老婦煮食時,操作瓦斯鋼瓶不當,造成瓦斯外洩引燃爐火釀災。阿嬤臉部被瞬間大火高溫烘到發紅,預防性送醫暫無大礙。記者林昭彰/翻攝

阿嬤 爆炸

延伸閱讀

淡水金色水岸元旦升旗 2千人揮舞國旗旗海飄揚

璀璨新北跨年跨河煙火 淡水海關漁人碼頭萬人迎2023

台中東區民宅火警延燒7戶 六旬男子3級灼傷命危

影/台中東區民宅火警六旬翁燒傷 家人急返:不知起火原因

相關新聞

北市南機場老舊公寓大火一死二傷 疑電暖器引發火勢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南機場忠恕社區公寓,今天上午一戶4樓民宅發生火災,造成一死兩傷慘劇,消防局火調科還在釐清火災原因,...

獨/北市國中生輕生咎責遭休職2年 當事校長遺憾:脫離事實

北市2017年一名患有妥瑞氏症國中生輕生,監委聽聞死者遭校方恐嚇羞辱,立案調查後,彈劾朱姓校長;懲戒法院認定朱違反性平及...

影/恐怖畫面曝!高雄水泥攪拌車疑視線差 8旬翁騎單車捲輪下

高雄市蔡姓男子今天上午11時許駕駛水泥攪拌車,行經三民區美都路右轉遼寧三街時,疑視線死角,未注意同向騎單車的85歲陳姓老...

法籍情侶檔屏東彎刀縱走迷路失聯 3天後在隘寮南溪谷獲救

法國籍情侶檔來台觀光,男約38歲、女約30歲,2人在23日進入屏東縣霧頭山,預計花費4天完成「彎刀縱走」行程,26日因迷...

南投小吃店河豚宴 1死8送醫

南投縣仁愛鄉四十四歲洪姓男子前天收到友人贈送的河豚,做成生魚片、煮成肉湯請八名親友大快朵頤,昨天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

南投小吃店老闆開心料理河豚請親友 眾人嘴麻手麻釀1死8傷

南投仁愛今上午傳出食物中毒事件,44歲洪姓男子昨晚煮食河豚料理,與8名親友大啖分享,今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