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詐團結合AI語音機器人篩選對象 8個月騙得1億元
詐騙集團結合AI語音機器人,透過打電話給民眾後,篩選出可能被騙民眾,再寄發簡訊詐騙,刑事局循線逮捕40歲黃姓主嫌及共犯到案,今年以來,嫌犯每個月發送600多萬則詐騙簡訊,受害民眾至少40人,詐騙不法所得高達一億元。
警方指出,黃嫌在今年一月先成立人頭投顧公司,向電信公司申請數百門號及企業簡訊服務,隨後與境外詐騙集團合作,發送假投資股票真詐騙簡訊。
黃嫌也接受其他詐欺集團委託發送投資詐欺簡訊,在電信公司的儲值簡訊費用達1億元以上,初估已發送簡訊量達6千萬則,平均每月達6百多萬則。
黃嫌與詐騙集團為提升效率,花費2700萬元,向一家科技公司取得AI語音機器人服務,民眾對話不僅與真人對話無異,更能從民眾回話的語氣、內容,判斷是否對對話內容有興趣,認為有可能上鉤民眾,就發送詐騙簡訊。
民眾點入簡訊連結,由詐騙集團接手要求加入付費會員及投資群組,群組內犯嫌扮演投顧老師及成員,以投資話術詐騙被害人,1名6旬婦人因為被投資話術說服,遭騙2300萬元。
刑事局調查期間,電信公司發現客戶門號使用有異,阻斷155門發訊門號。今年九月,警方陸續逮捕黃嫌及蘇姓共犯到案,警訊後依詐欺、洗錢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