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台2線區間測速及16處路口科技執法 12月正式啟用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目前有7處區間測速執法路段,新北市警察局統計,實施迄今違規及事故最高下降8成,防制成效良好。警察局另分析易有超速相關肇因事故路段,將在台2線85.8K至87.5K龍洞隧道路段設置區間測速,及16處路口設置科技執法,12月正式啟用。

新北市警察局說,台2線常有車輛翻覆或衝至對向車道事故,均與超速有關,尤其85.8K至87.5K龍洞隧道路段彎道密集,且為大型車行駛熱點路段,更容易發生事故。今年將台2線85.8K至87.5K納入區間測速路段,預計12月15日實施,該路段速限50公里,彎道較多,提醒用路人行車應遵守速限,行經彎道更要確實減速,避免失控致生危險。

另外,台2線路幅狹窄,避免車輛不良駕駛行為、或為躲避區間偵測,而有跨越雙黃線駛入對向車道,造成其他用路人危險,警察局表示,將在區間起終點增加逆向行駛違規偵測,如有違規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舉發,開罰600元至1800元,提醒用路人勿心存僥倖而違規。

除區間測速之外,12月1日另有16處路口科技執法上路,包含板橋區文化路2段與文聖街口、板橋區民生路與萬板路口、永和區永平路及中山路一段路口、中和區中正路與板南路口、土城區中央路與中華路口等。

警察局表示,從10月25日宣導觀察迄今,以中和區中正板南路口近8千件最多,平均每日違規257件,以車輛行駛人行道違規最多;其次新莊區中正路與新泰路口也有近7千件,平均每日224件,以違規停車最多,新北市警察局呼籲,仍應遵守路權,共同維護用路人及行人安全。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出席道安會報,侯友宜表示,區間測速看到很好的成效,在經常發生車禍的地方還是要用科技執法,希望利用AI人工智慧影像分析違規行為能有效輔助員警執法,將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建置路口科技執法並擴大輪動式科技執法規模。

侯友宜也說,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請交通局、警察局、區公所等相關單位運用各式管道加強宣導。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新北市長 警察 科技執法 侯友宜

延伸閱讀

侯友宜為何總「拒答」恩恩案? 資深媒體人解答獲網讚:太暖

順利勝選連任後 侯友宜主持首場市府會議

選後上工 侯友宜視察汐止康寧街拓寬、排水成效

傳年底接任部桃院長 王必勝引侯友宜金句回應

相關新聞

蔣萬安市府發布人事案 市府顧問殷瑋兼任發言人

前市府發言人羅旺哲,就任不到兩個月閃辭,離職後由副祕書長王秋冬暫代發言人職務。北市府今宣布,發言人一職,由市府顧問殷瑋兼...

士林、社子地區晚間大停電 民怨:要漲價又要停電?

今日晚間約7點半多,台北士林和社子地區傳出大範圍停電,涵蓋地區包括社子街、葫蘆街、社中街、社正路、延平北路、大南路等等,...

天母商圈又倒一家!40年茉莉小吃月底歇業 網解答:茉莉漢堡還在

天母商圈榮景不再!近日繼「天母百柏」營業25年後歇業,在天母商圈擁有40年歷史的「茉莉小吃店」,也宣告將在3月底正式熄燈。

內科塞車擴大路肩無共識 網突破盲腸:「一人汽車」太多

內湖塞車問題,北市府上周五向交通部開會,希望開放內湖至汐止國道高架路段下班尖峰行駛路肩,不過雙方未達共識。北市議員李明賢...

影/北市最長50米溜滑梯「噪音」擾民 議員建議搬家另覓新處

文山森林公園「趣探險之丘」刺激又好玩,不只長50公尺、高低差14.8公尺的地景式磨石子溜滑梯,人工草皮也成滑草天堂,常是...

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爆婚外情下台 李清安接任

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今遭媒體爆料涉及外遇,自覺影響市府,向市長侯友宜請辭獲准。市府剛也發動人事異動,將由新北市消防局副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