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各地短暫雨 吳德榮:周四第二波春雨 伴雷雨快速通過

國民黨研擬兩岸論述 訴求「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

鐵窗內練書法體會心靜 他贈這四字給蔡清祥回報更生保護會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更生藝術家蘇朗曾因毒品4度入獄,服刑期間在鐵窗內學練字體會前所未有的心靜,他並寫下「甦欣向融」贈與法務部長蔡清祥,希望作為更生保護會給予協助就業、申辦補助的回報,也勉勵更多同樣背景的收容人、更生人改過重拾人生希望。

蘇朗說,他年輕染毒前後進出監獄4次,家人對他傷心絕望,最後一次遭通緝被逮深覺這輩子完蛋了,後來在台中監獄服刑參加技訓班開始在寫書法中獲得平靜,出獄後因經濟拮据,所幸向更保求助經轉介從事園藝、幫申請租屋補助及再犯防止推進計畫就業穩定獎勵金,才得以養活自己。

蘇表示,服刑期間經書法家任容清指導,任曾見他說「在這裡(鐵窗內)學才藝,有著外人沒有的清靜」,他領悟定靜安慮得深意後,透過「靜」才能真正面對自己內心並改過自新,然而任容清在他服刑病世自己感慨萬千,提筆寫字總想起他的教誨,盼用書法勉勵更多更生人予以回報。

蘇朗也用書法寫下「甦欣向融」四字,代表更生奮發向上、關懷接納和樂融融,並贈與法務部、更保台中分會。

更保台中分會指出,今年美展主題「時光旅程 逍遙鯤魚 無限太極」,代表疫情期間、短暫失去自由,讓很多人對人生有另一種形態的面對,而監所內學員透過文學、哲學心性導引及美學修練,找回了對未來新人生的寄望與期待。

蔡清祥致詞時感謝藝術界大師黃映蒲率師資,從1997年起在監所開辦「雕塑心靈之美技訓班」至今,指導收容人藝術創作;檢察總長刑泰釗說,更生保護會配合法務部貫穿式司法保護措施,提早從監獄內關懷一路陪伴到出獄後更生,台中分會也補助受刑人訓練班材料費。

台高檢檢察長兼台灣更生保護會董事長張斗輝指出,更生美展25年來已展出550名收容人、50名出監藝術家作品,這次展出作品超過2600件,給予更生藝術家很大的鼓勵;更保台中分會主委廖學從表示,這次美展包括雕塑、漆器、水墨、陶藝及畫作等146件,今起至11月9日展出。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法務部長蔡清祥(左2)、檢察總長刑泰釗(左1)、台高檢檢察長張斗輝(右2)及前法務部長施茂林(右1)都出席。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法務部長蔡清祥(左2)、檢察總長刑泰釗(左1)、台高檢檢察長張斗輝(右2)及前法務部長施茂林(右1)都出席。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記者曾健祐/攝影
更生藝術家蘇朗(右)用書法寫下「甦欣向融」四字贈與蔡清祥(中)。記者曾健祐/攝影
更生藝術家蘇朗(右)用書法寫下「甦欣向融」四字贈與蔡清祥(中)。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法務部多名長官出席。記者曾健祐/攝影
2022更生美展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法務部多名長官出席。記者曾健祐/攝影

法務部 藝術家 監獄

延伸閱讀

宣導反賄選檢察官動起來 蔡清祥:嚴辦就是最好的政策

檢警調廉巨頭齊聚防賄選 蔡清祥鼓勵適度報導查賄成果

蔡清祥職棒開球 宣傳反賄選拿獎金:比中樂透還容易

矯正署辦社會責任論壇 蔡清祥:5000受刑人曾參與監外作業

相關新聞

換臉詐騙滲透大學 鎖定教授恐嚇

網紅「小玉」朱玉宸利用深偽技術(Deep Fake),將網紅、政治人物等人的臉部與色情片主角合成,以此牟利;近期詐騙集團...

國道一號南下聯結車火燒車 西螺服務區出口緊急封閉

國道一號南下230公里處西螺路段中午發生一起火燒車事故,黃姓民眾目睹,指發生事故的是一輛聯結車,造成車輛嚴重回堵到中沙大...

國1南向230K連結車火燒車 暫時封閉西螺出口匝道 回堵7公里

高速公路局說,今天下午12時36分,國道1號南向230公里處西螺交流道,1輛連結車起火事故,占外車道,暫時封閉西螺出口匝...

彰化輕航機墜機二死…檢察官相驗 日高中生家人悲痛拭淚

日籍18歲高中生昨天與家人到彰化縣溪州鄉體驗輕航機飛行,卻與順風飛行俱樂部林姓教練一起墜機身亡,今天上午檢察官進行相驗,...

台中港離岸風機男屍是誰仍成謎!檢排除和彰化翻船相關

台中港離岸風機平台7日被發現有1具男屍,但現場佇立海平面、四周一片汪洋,離奇出現遺體令人困惑,風電公司確認無人失蹤非其員...

與妻吵架 男偷岳父骨灰罈丟河

卅四歲陳姓男子與林姓妻子吵架鬧離婚,遷怒已去世的岳父,上月趁深夜無人前往宜蘭員山福園納骨塔,偷走岳父的骨灰罈丟到橋下洩憤...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