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4月新制看過來!除了普發6千 電價調漲11%、北北基搭小黃變貴了

沿海浮屍增至16具!多數在中南部 2人身上有越南證件

南亞ROTC效法美軍校 靠軍事課程博「南陸官、北南亞」美名

高雄一月至今52名溺水者 救溺和浮屍水域前3名曝光

高雄蓮池潭昨發現一名老婦人浮屍,PTT網友整理從今年3月6日至昨天,在共有20起浮屍案,其中37天就有8具浮屍,網友製作「浮屍錄」狠酸「幸浮城市」;根據消防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今,共發現52名溺水者,其中愛河流域奪冠有16人,其次為蓮池潭和澄清湖各有5人。

根據高市消防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1日至9月15日為止,消防局執行轄內相關水域救生,包括救溺和打撈浮屍,共計有52名溺水者以及無生命徵象的浮屍,其中愛河水域有16人,其次為蓮池潭和澄清湖,各有5人。

有PTT網友整理從今年3月6日迄昨天為止,在高雄港、愛河、旗後漁港、前鎮河、鳥松濕地、澄清湖及蓮池潭等,共有20起浮屍案,其中37天就有7女1男共8具浮屍,有網友以浮屍發現的時間、地點製作「浮屍錄」嘲諷,也有網友狠酸「幸浮城市」、「倖浮沉屍」、「rip,浮屍城市」。

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也有網友指「太可怕了,直接把高雄變飄飄河……」,「3月至今20具,真的很跨張,應該去了解背後原因才重要!」。

高雄市警局表示,已責請愛河沿線的鹽埕、苓雅、鼓山、新興、三民一、三民二警分局以及保大等單位,針對衛生局分析通報的自殺熱點加強巡守,並採用機車巡邏,若發現徘徊行為或異常者會趨前主動關懷,以防止自殺案件發生。

市警局同時責令各單位,如接獲疑似輕生的報案,立即受理,並啟動緊急協尋,以比照重大刑案辦理,防止憾事發生。

高市消防局表示,為加強防溺勤務作為,消防局已針對轄區內有水域地區,包括愛河、澄清湖等,依人力狀況,編排2至4小時防溺巡邏勤務,並協請民間災害防救團體等設立岸際救援協勤站駐點巡邏。

消防局並已於今年並已採購汰換6艘救生艇等水域救生裝備器材。同時配合教育局加強辦理學校水域安全宣導,及透過網路平台及電台等媒體宣導,加強民眾防溺常識。

高雄市府並邀集自殺防治專家、水域相關局處及跨網絡12局處多次討論自殺防治策略,14日市府衛生局並結合警察局與各區公所區長進行水域自殺防治管理會議,並針對自殺高頻個案進行跨局處討論提出策略,以期有效管理。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高雄市8、9月,在37天內就發現8具浮屍,網友製作「浮屍錄」狠酸。圖/取自臉書社團爆料公社
高雄市8、9月,在37天內就發現8具浮屍,網友製作「浮屍錄」狠酸。圖/取自臉書社團爆料公社
高市左營蓮池潭春秋閣的蓮葉下方,昨下午發現一具女浮屍,警方確認身分為79歲高齡老婦,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左營蓮池潭春秋閣的蓮葉下方,昨下午發現一具女浮屍,警方確認身分為79歲高齡老婦,記者石秀華/翻攝

愛河 澄清湖

延伸閱讀

單日發現2浮屍 柯志恩、曾尹儷齊轟高雄市府「太離譜」

高雄3月至昨日共20起浮屍案 網製「浮屍錄」狠酸「幸浮城市」

高雄一日兩浮屍 柯志恩批:陳其邁難辭其咎

高雄蓮池潭春秋閣蓮葉中現浮屍 死者疑老婦死因待查

相關新聞

換臉詐騙滲透大學 鎖定教授恐嚇

網紅「小玉」朱玉宸利用深偽技術(Deep Fake),將網紅、政治人物等人的臉部與色情片主角合成,以此牟利;近期詐騙集團...

國道一號南下聯結車火燒車 西螺服務區出口緊急封閉

國道一號南下230公里處西螺路段中午發生一起火燒車事故,黃姓民眾目睹,指發生事故的是一輛聯結車,造成車輛嚴重回堵到中沙大...

國1南向230K連結車火燒車 暫時封閉西螺出口匝道 回堵7公里

高速公路局說,今天下午12時36分,國道1號南向230公里處西螺交流道,1輛連結車起火事故,占外車道,暫時封閉西螺出口匝...

彰化輕航機墜機二死…檢察官相驗 日高中生家人悲痛拭淚

日籍18歲高中生昨天與家人到彰化縣溪州鄉體驗輕航機飛行,卻與順風飛行俱樂部林姓教練一起墜機身亡,今天上午檢察官進行相驗,...

台中港離岸風機男屍是誰仍成謎!檢排除和彰化翻船相關

台中港離岸風機平台7日被發現有1具男屍,但現場佇立海平面、四周一片汪洋,離奇出現遺體令人困惑,風電公司確認無人失蹤非其員...

與妻吵架 男偷岳父骨灰罈丟河

卅四歲陳姓男子與林姓妻子吵架鬧離婚,遷怒已去世的岳父,上月趁深夜無人前往宜蘭員山福園納骨塔,偷走岳父的骨灰罈丟到橋下洩憤...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