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河於民」蓮池潭風帆意外 學者揭關鍵解方
高雄市左營蓮池潭今天下午發生風帆翻船意外,王姓學童溺水不治,蔡姓教練失蹤待尋。由於發生意外的蓮池潭也屬市府「還河於民」政策的水域,引發民眾質疑安全措施配套不足。高市府觀光局表示,民眾下水需注意自身狀況,提供戲水活動的單位也需提供該有的安全設備。學者則認為,關鍵解方還是民眾要有正確的親水觀念。
這起風帆翻船意外,造成9歲王姓學童溺水送醫不治,蔡姓教練失蹤待尋,事故原因還待查明。高雄市教育局接到訊息,校外會教官趕到醫院急診室協助,學童母親趕到醫院。
在蓮池潭水域活動的教練反映,今天風勢很大,曾經有人在蓮池潭玩風箏衝浪,被潭面氣流打亂,結果最後掛在樹上。蓮池潭潭體最深約4、5米,邊緣較淺,潭底多是爛泥。
行政院109年推出「向海致敬」政策,鼓勵民眾親水遊憩,高雄市長陳其邁去年宣布「還河於民」,也成為第一個「解嚴」水域的地方政府。教練反映,高雄市府推動「還河於民」是很好的政策,但缺乏安全配套措施,蓮池潭屬開放水域,只要掃QRcode就可以下水。他們就曾看過有人不穿救生衣就下水,有的還超載。
高市觀光局副局長孫春良表示,蓮池潭、愛河同屬高雄還河於民場域,在現場設有標誌,提醒民眾掃碼上網實名登錄,並閱讀應注意事項即可下水遊憩,現場也設有救生圈。民眾下水需注意自身狀況,提供戲水活動的單位也需提供該有的安全設備。
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推動示範計畫主持人、高雄科技大學海管所助理教授丁國桓表示,「還河於民」的政策並無問題,關鍵解方在於民眾正確的親水觀念,水域開放,必然會承擔一些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還待釐清,但國人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與基本知識。大家都知道救生衣一定要穿,卻沒有教萬一落水的翻身動作,結果面部朝下還是有可能溺水;另外救生衣的大小、扣環如何扣、扣的鬆緊度,這些都要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