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聽障者也騙!詐團想騙25萬 警「紙筆溝通」順利攔阻
新北市一名先天聽障男子日前至銀行臨櫃匯款25萬元,由於金額龐大,行員發覺有異,熱心報警請員警到場了解。員警盤談時,發現是一名認識不久的男子,想利用聽障人士的存款敲詐,經過一小時耐心解釋後,順利守住他辛苦錢。
中和分局中原派出所警員曾鈺航、黃韋鈞,上月底獲報銀行疑有民眾遇到詐騙趕抵,發現一名陳姓男子(34歲)是聽障人士,要臨櫃匯款25萬元。
陳男聽力不比常人,以致於他表達能力也不太流暢,對談過程並不順利,員警遂用紙筆、打字等方式溝通。警問「為什麼要匯款?」,他說「是要借朋友周轉」,警再問「對方是誰?」,他說「是最近在餐會上認識的朋友」。
雖然是真實場合認識的朋友,員警仍追問「那對方為什麼要25萬元周轉?」才得知,原來陳男跟對方並不太熟,多是對方主動聯繫,前陣子稱經濟有困難,借高利貸怕還不出來「被追債」,因此向陳男借25萬元周轉。
陳男表示,真的很擔心朋友有生命危險,才願意幫忙匯款,員警立刻舉出現今常見的詐騙手法說「可能是詐騙」,且「同情心是詐騙集團常見的伎倆」,歷經一小時,成功勸說阻詐。
中和警方表示,現今網路發達,人與人之間都透過網路交流,詐騙集團多會先噓寒問暖獲取信任後,再藉故車禍、周轉、欠錢等理由借錢,通常被害人在同情心驅使下會主動匯款,因此收到陌生訊息,切勿輕易加為好友,先阻斷與詐騙集團接觸的機會,才能免除落入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
中和警方呼籲,只要在談話中提到「錢」、「投資」、「匯款」等關鍵字,就要提高警覺,確認對方真實身分,千萬不要輕易相信素未謀面的網友說的三言兩語;若有任何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諮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