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假投資詐騙多 高市刑大:你的投顧不是真投顧
年後熱錢回流、股市奔騰,市井小民紛紛躋身交易市場,「假投資」詐騙隨之而起,高雄市警局刑警大隊統計被害人年齡集中在20到39歲,詐騙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不等,提醒民眾慎防,不要一時昏頭,跳入詐團陷阱。
警方指出,高雄一名34歲、從事水電工工作的曾姓男子,遇上自稱投顧專員的陌生女網友加Line,誆騙曾男可提供內線消息、提高賺錢機率,要曾到指定網路註冊,繳交2萬6000元會費到指定帳戶,曾見獲利成功出金2次,食髓知會加碼匯款10次,總計投資金額上百萬元,直到帳號遭鎖定,聯絡不上投顧專員,才發現是詐騙。
另一名從事保險經紀的的黃姓女子(58歲),收到「投資股票賺大錢」簡訊,便加入投資公司Line群組,群組內一名暱稱「許老師」的人,每天在群組內分析股市概況,黃認為幾乎正確下,主動參與,由客服人員提供投資網址。
只是當黃女申請帳號,進行首次網路轉帳5萬元要小試身手後,見帳面有獲利的黃女加碼,分別以臨櫃匯款、網路轉帳等方式再匯出5筆,帳號內財富累積迅速,最後黃女想提領獲利卻無法出金且申請投資帳號遭封鎖,損失達500萬元。
高雄市警局刑警大隊統計,「假投資」案件被害人年齡集中在20到39歲,詐騙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不等。詐團會先廣發「推薦飆股」簡訊,邀被害人入群組,再以標榜高獲利、零風險或有內線消息等話術誆騙被害人;隨後拐騙被害人進入假網站,等到被害人加碼匯款,就馬上封鎖投資帳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