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轉區太小擠不進去 機車被迫停槽化線慘遭開單
台北市車流量大,機車於不同路段的左轉規範不一,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許多馬路須兩段式左轉,但尖峰時段待轉區經常停滿機車,甚至有騎士因超出待轉區隔遭檢舉開罰;也有議員指出,待轉區與標線人行道距離太近,常常發生待轉機車迴角度時與行人相擠。
李明賢表示,上下班尖峰時段車流量大,需要兩段式左轉的機車騎士也多,但待轉區太小,導致許多騎士無法停進去,進而讓超出待轉區,甚至只能停在槽化線或停止線上,卻遭到檢舉達人檢舉開罰。
甚至有些騎士,因為車流量太多緣故,無法切出外側待轉或是待轉區太滿,因此左轉燈亮起時,就跟著汽車車輛一同左轉,希望北市交通局能畫大待轉區格,滿足民眾待轉需求。
議員周威佑也指出,機車前往待轉區時,需要「喬角度」才能進入待轉格內,但許多路段的待轉區與行穿線距離太近,導致機車迴角度時吃到行穿線,造成行人與機車衝撞情況,增加路人行走危險。
針對待轉區太小問題,北市交通大隊長涂國卿表示,進行也有接獲類似通報,民眾因待轉區停不進去而停在槽化線而遭罰,目前交大會在尖峰時段交通量大路口加派警員指揮、引導待轉及右轉車輛。
北市交通局長陳學台補充,路口尖峰及離峰時段的車潮數量差異太大,若為了滿足尖峰時段2小時需求量而畫待轉區格,連帶停止線等標示都需加大,對於離峰時段來講交通號誌等效率會很差。
陳學台說,待轉區無法完全滿足機車騎車尖峰時段的待轉需求,須透過交通指揮警員來做指引;涂國卿回應,未來會多派警員引導,若因待轉區不足而遭檢舉開罰民眾可申訴銷單,未來也會從寬認定。
另外,陳學台表示,未來將會針對距離太小地點,拉大待轉區及行穿線的距離,若不能將待專區往前,會考慮把行穿線往後畫,或是限縮待轉區格空間,改善機車迴角度及確保路人行走環境的安全。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