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蘭嶼海邊撿到寶 鑑定是龍涎香 市價600萬
台東蘭嶼朗島村一名李姓男子,今年三月在海邊撿拾到一顆疑似「龍涎香」石頭,經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鄭竣亦利用「核磁共振光譜–NMR)」鑑定,確認是龍涎香真品,且可能是台灣野外拾獲真品首例。
據了解,龍涎香就是抹香鯨的排泄物,經海水沖刷曝曬數十年,會散發獨有香氣,有人拿來製造香水或中藥材,漢代漁民在海裡撈起乾燥後因能發出香氣,被當成寶物上貢,因在宮廷理作香料,被稱為「龍涎香」。由於相當稀少,國外紀錄一公斤可賣五萬美金,相當台幣一五○萬元,蘭嶼這顆近四公斤,初估可賣六百萬元。
今年三月蘭嶼朗島村李姓男子在海邊釣魚時,突然聞一股異香,結果發現氣味是從一顆近四公斤的石頭所散發,他心想可能是「龍涎香」遂將它帶回家,得知高雄大學生科系副教授鄭竣亦可做鑑定,寄送少許樣本做鑑定。
鄭竣亦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曾接獲不少送驗品和龍延香相似,但經檢測都不是真品,讓送驗者空歡喜一場;此次先從NMR圖譜發現龍涎香素訊號;為求慎重,再通知李男多寄樣本複驗,結果測得相同訊號,確定這顆石頭就是龍涎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