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花蓮除蜂案件高達1500次、螫傷57人 消防局籲當心
花蓮一名林管處人員18日在山區進行森林資源調查計畫時,遭虎頭蜂螫傷昏迷,空勤總隊以直升機吊掛送醫後,幸無大礙。花蓮縣消防局統計,今年4月至今,除蜂案件高達約1500件次,其中遭蜂螫受傷報案共有57人之多,提醒民眾在野外時,儘量穿長袖長褲,勿穿鮮豔衣服、噴灑香水及大聲喧嘩。
虎頭蜂社會性極強,易群集攻擊,尤其秋冬正值蜂巢構築的時期,因此巡邏的工蜂會加大警戒區域,變得更凶猛,警戒範圍更可達數十公尺,只要進入到警戒範圍內,都可能被虎頭蜂視為侵犯主動攻擊。
消防局指揮科小隊長彭康祐表示,清明節過後到中秋節前,正是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為民「除蜂」的旺季,據統計去年9月18日至今年9月18日間,全年累積共有2080件次的除蜂案件;自從4月5日至今就有1445件次,約占全年除蜂案件的69.47%。
彭康祐指出,蜂螫後最危險的就是人體對蜂毒中所含蜂蛋白的過敏反應,可能會有發癢、暈眩、胸部不適、眼瞼嘴唇等部位明顯腫脹;但如果被數十隻或是多次螫傷,嚴重者則可能會產生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身體虛弱、乃至過敏性休克,也可能引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甚至死亡,甚至有些體質過敏的人被螫一針後就送命。
若遇到蜂群攻擊時,應分秒必爭快跑,特別是團體攻擊時分開奔跑,並保護頭部,可用衣物蓋頭,或一面跑一面用衣物在頭頂輪轉,將衣物拋出,混淆虎頭蜂攻擊目標,並朝反方向快跑。不幸遭虎頭蜂螫叮,建議儘速撥打119求救送醫。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