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阿里山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年餘 首次獵人槍枝走火受傷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43歲鄒族安姓獵人,17日晚間打獵回家整理自製獵槍,槍枝不慎走火,擊傷左胸,自行打電話向消防局求救送醫急救,取出25顆鋼珠,無生命危險,警方調查槍枝走火事件,認定安姓獵人未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結案,但短短3個多月,阿里山接連發生自製獵槍死傷意外,獵槍管理使用引起外界關切。
這起意外事件是嘉義林區管理處輔導鄒族獵人協會去年3月20日成立的首例;另,69歲南投縣布農族王姓男子,與55歲外甥史姓男子,5月2日凌晨各拿1枝自製獵槍,開車到阿里山鄉打獵,史男將舅舅發亮頭燈誤認飛鼠眼睛,射擊舅舅頭部傷重致死,警方調查,2枝是無照獵槍,史男被依過失殺人罪法辦。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高德生說,獵人自製獵槍雖向警方登記,但槍枝良莠不齊,槍枝走火受傷的安姓獵人,是有照獵人也有打獵經驗,仍然發生槍枝走火意外,顯見獵槍使用安全要加強檢討訓練,協會近期將邀請射擊協會專家為獵人上課,加強槍枝使用安全專業培訓,鄒族狩獵季節通常在每年10月到隔年3月,狩獵的獵物主要是野豬、山羌、飛鼠等野生動物。
高德生說,狩獵需有合法獵人證,阿里山是鄒族人的獵場,禁止外族人越區打獵,協會現有300多名獵人,但並非每人都有合法獵槍,有族人用陷阱狩獵,要成為合法獵人,須取得獵人證,通過訓練考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