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箱隱密性高...失竊難舉證 律師:實務只能這樣做

宜蘭五結鄉農會驚傳保險箱內貴重物品失竊,最近陸續有民眾發現保險箱內存放的金飾、金條不翼而飛,損失至少上百萬元。目前農會要求民眾自行舉證損失,但不少老人家表示,「貴重的就放保險箱」,根本難一一列舉。律師李奇芳指出,保險箱涉及個人隱私,代管的銀行、農會通常無從知道存放物,一旦保險箱遭竊,只能靠使用人自行舉證。
李奇芳表示,現行制度來看,物品存放入保險箱就是想維持秘密、隱私,原則上都是由使用人自行存放,不會報備農會、銀行人員,保管單位當然無從知道存放內容物。
既然如此,保險箱失竊,只能由使用人負起舉證責任,那該如何確保存放物品時有保護舉證的法律效力?「現實來說,真的有難度,基本上就是無從舉證」,李奇芳表示,即便使用人在存放時拍照為證,但外人根本無從得知使用人是否如實拍照、存放狀況是否真如照片呈現,「搞不好之後有領出卻沒拍照」,都增加舉證難度。
那麼有無可能透過委託公證、找公正第三人在場等,增加舉證可信度?李奇芳坦言,「不太可能」,除非存放時向代管業者說明、造冊,或花錢找公證人,但這些做法都會導致保險箱隱密性大打折,以現行制度來說,不可行也不合理。
保險箱具有絕對隱密性,增添失竊舉證難度,一旦保險箱遇竊,到底該怎麼辦?李奇芳表示,以民法來看,農會跟竊賊應負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的連帶責任,實務上大部分還是得從竊賊自白掌握贓物,再從贓物市場上調查物品流向。
因此,李奇芳建議,民眾若有將貴重物品存放保險箱,最好還是定期檢查保險箱,在第一時間掌握箱內狀況,一旦察覺有異狀,馬上跟代管業者反應並報案,或許能及時從監視器畫面掌握可疑跡證。
五結鄉農會有6、7百個保險箱,用戶要有感應卡、密碼、鑰匙才能開箱,但最近發現40幾個保管箱的封條有異,針對這些有異樣的保險箱,農會信用部很低調,一周來個別通知民眾換新鑰匙。昨有民眾在辦理換新鑰匙手續時發現,保管箱內的金飾及貴重物品全部不見了,「以為保險箱很安全,已有10年沒有去打開,沒想到竟然發生這種事。」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