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案年增12% 「數位性侵」大增
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二○二三年的性侵害總案件數為九四一三件,與二○二二年相比增加約百分之十二;以兩造關係區分,網友性侵案件數近五年連年攀升,二○一九年案件數為六六五件,到了二○二三年為一○三○件。
保護司副司長郭采榕表示,統計數據中未單獨列出「數位性侵」項目,依現行法規,在虛擬世界以影像、文字等引起性欲、造成不適,屬性騷擾防治法管轄範疇。
衛福部保護司官員表示,網路交友情況普遍,常是漸進式發展,先是互稱網公、網婆,後進入「深水區」,以文字傳送性挑逗、猥褻話語,或外流裸照、性影像,進而以影像或文字內容威脅至線下發生性關係,或視訊裸聊自慰等,此類「網愛」情況為最新型態的數位性暴力,但對被害人的影響,不亞於實體性侵。
英國一名十六歲少女戴著VR裝置玩遊戲,遭多名男玩家使用角色身分性侵她的分身,今年一月起,英國對於全球首起「元宇宙」虛擬性侵事件正式展開調查。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說,隨科技進展,遊戲角色可做的動作可與真人無異,虛擬角色代表個人,遭性侵的感受,不亞於實體性侵,數位時代對於「身體界線」觀念應改變,過去認為應避免實體碰觸,現在則須留意,不要在網路世界袒露私密部位,一旦遭拍攝、側錄,或被合成深偽影片,都可能淪為犯罪者勒索的利器。
王玥好說,過去性侵害相關法規制定時,未將此類數位性侵事件納入,但面對當前趨勢,除檢警、衛福部需提高警覺,科技業者也應負起社會企業責任,在研發時就設計避免濫用的機制。
衛福部保護司官員說,不論遭逼迫網愛,或虛擬角色遭受性侵,均屬數位性暴力一環,但與現行法規的性侵害,必須有實體性器官接合的定義仍有落差,未來如何重新調整性侵害認定方式、是否納入虛擬世界中的性交、猥褻,需要法界、實務界進一步討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