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雞排妹事件 看性平的世代落差
從性騷擾申訴事件分析,發生地點以公共場所最多,其次為科技設備上,如通訊軟體、臉書等,再者為大眾運輸工具。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表示,雞排妹事件儼然是台灣社會性平觀念的照妖鏡,從網路觀察,有一派仍在積極檢討被害者,包含用雞排妹過去的行為檢視此次事件,另一派則是支持捍衛身體自主權,前者大多年紀較長,後者多為新世代國人,從此也看見性平觀念有世代落差。
她說,雞排妹屬於強勢的被害者,願意挺身而出,甚至單槍匹馬面對事件,也讓習慣「弱勢被害者」的社會感到衝擊,以致社會直覺式地反彈。
她相信,無論強勢或弱勢的被害者,說出過程皆需要強大的心理建設,台灣雖有愈來愈多申訴管道,但顯然沒有協助被害者紓解心理壓力的服務,要讓管道做得更加健全,該面向應該補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