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柯文哲京華城容積率弊案 林欽榮作證:多給1平方公尺都是圖利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案,今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都市發展局前局長林洲民作證,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是柯聲請傳喚的證人,但旁聽時被請出法庭。林欽榮作證說,京華城案柯知情,且多給1平方公尺都是圖利。

合議庭今提解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法官也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前局長黃景茂出庭,庭審前,審判長看見黃珊珊端坐法庭,表示她是柯想聲請傳喚的證人,不能旁聽,黃隨即起身離庭說「謝謝法官」。

檢察官廖彥鈞詰問林欽榮陳情案的流程。林表示,都市計畫案遇人民向台北市政府陳情,市府會由都發局審議細部計畫,再啟動程序交由都委會審定是否研議,委員們會檢視有無違反公共利益,這是大法官會議要求的程序正義,於計畫送公展前,會由市長室批核,30天期間內接受各方陳述意見。

林欽榮證稱,都會委對任何陳情案得以書面審查,而市長如認為陳情案不妥、違法,再考量是否有牴觸都市計畫的母法後,即有權退回。

林欽榮說,就京華城案而言,2015年時監察院內政及少數民族委員會監察委員劉德勳曾發動調查,市府也堅持只能給392%容積率,至2017年8月監察院給最終審核意見。

林欽榮說,2017年6月他代替柯文哲帶著時任都發局總工程司邵琇珮、法務局長袁秀慧在議會接受質詢,市府的立場認為京華城案應是有條件認同560%容積率,所有文官都認為應給392%,相關會議過程都有向柯文哲回報,「柯要我去的,我當然要向柯說明」。

林欽榮說,2018年都市計畫認定應給京華城560%,是依據監察院調查權,並尊重行政機關以及都委會主張的公平性等三面向而定,不過,後來居然聽林洲民轉述沈慶京對威京案的陳情函內容,指沈想要求恢復12萬0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林說,「這份文件對我來說,壓力真的是太大了!」

林欽榮說,都委會討論京華城的陳情案,15名委員中有14人反對再給12萬0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有1人棄權,市長室列管、下達指令的案子,他每3個月要回覆一次,而且柯文哲曾親自主持居住正義論壇,也說過這種案子要依法辦理。

檢察官問是否知道京華城容積率暴增涉及的利益是多少?林欽榮證說,如果威京要求12萬0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那麼這塊土地「西北角」的地也要享受同樣權利,他認為「就算多給了1平方公尺,也是圖利。」

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地方法院持續審理京華城貪瀆案,今天上午提訊在押被告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右)等人出庭應訊。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北地方法院持續審理京華城貪瀆案,今天上午提訊在押被告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右)等人出庭應訊。記者許正宏/攝影

柯文哲 林欽榮 北市

延伸閱讀

柯文哲動物友善政見提TNVR 挨告違反著作權法不起訴

北院續審京華城案 提訊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

作證柯文哲對「圖利」京華城知情?法官今傳喚林欽榮、林洲民

辯護團聲請勘驗2資料 柯文哲直呼:要押我就押,其他的先放

相關新聞

淡水火災1男燒成焦屍 警方逮捕開贓車逃離2男 身上有燒傷

新北市淡水忠愛街山區1幢2層樓老舊平房今晚失火,造成1死1傷,警方追查發現火警發生當時有2名男子駕車離開現場,深夜在北海...

台中五億男案今判「婚姻無效」 夏男已入獄還拿不到遺產

台中賴姓高中生繼承5億元遺產不久即墜樓身亡,同婚的夏姓地政士助理被控謀財害命,因假結婚被依偽造文書案判刑1年6月已入獄,...

逢甲碩一生遭大樹重壓致死 初步相驗出爐:顱腦損傷

台中逢甲大學校園昨天傍晚發生老榕樹倒塌意外,當時正好有學生經過,造成1死3傷。被砸死亡的吳姓男子為材料系碩一學生,當時剛...

逢甲大學榕樹壓死碩士生 樹專家曝奪命關鍵:快做這事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傍晚5時許,驚傳樹超過60年的榕樹倒塌,23歲吳姓碩士生遭壓死。榕樹為何突然倒塌?樹專家曾檉銳說,主要是...

逢甲大學路樹倒塌壓死碩一生 校方曝同學10秒前剛過逃一劫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天傍晚發校園中大榕樹倒塌,造成1死3傷慘劇。逢甲大學副校長廖國豪表示,死者為材料系碩一的吳姓男學生。當時...

逢甲大學樹倒男碩一生慘死 現場鮮花悼:一路好走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傍晚5時許,驚傳校門旁樹齡超過60年的榕樹倒塌,23歲吳姓碩一男學生被樹幹壓倒,送醫不治。今事故現場已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