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抗戰勝利80年/盧溝橋事變的盧溝橋不是橋 揭歷史誤會

紐時:美國可能與台灣達成「握手協議」談成仍有2伏筆

55名緬甸詐團園區國人今早返國 25人遭通緝直接歸案

今年2月,緬甸政府在國際壓力下掃蕩境內詐騙園區,逮捕數千名在園區工作的各國人士;我外交部及警政署啟動跨部會合作機制,今天清晨救回55名國人脫離緬甸並搭機返國,55名被救國人送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其中有25人遭台灣通緝,將各自歸案;其餘30人,將依人口犯運被害人身分,送交檢警調查。

刑事局國際科指出,緬甸掃蕩詐騙園區後,政府相關單位2月下旬啟動跨部會合作機制,警政署在外交部協助下,派員赴泰國及緬甸瞭解現況,並辦理跨境電信詐欺與人口販運案件的調查工作。最後在警方與外交部、駐外館處合作下,昨天一早由我方與泰方人員,在泰緬關口接收55名國人。

警方初步了解,這55名在詐騙園區的國人中,年紀最小19歲、年紀最大為62歲,多數為2、30歲國人;儘管所有人都聲稱自己被騙去園區從事詐騙工作,但警方私下了解,不乏有自願前往園區工作的國人,尤以25名被通緝的國人居多,被通緝的國人中,有13人是詐騙通緝,其中一人身背詐騙、洗錢等7項通緝罪名,另有3人身背5條通緝,被通緝的國人中,至少有3人是刑事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的重點查處對象。

至於其他未被通緝的國人,有人是因被求職廣告欺騙,以為到泰國從事代購精品工作,一去就被騙到園區工作回不來;有人則是因為積欠地下錢莊金錢,遠赴海外尋求賺錢的翻身機會,卻輾轉流落詐騙園區。

昨天一早我方接收從緬境越過關口的55名國人後,由駐泰代表處安排接送至泰國素萬那普機場,今早搭乘班機平安返國,後續將由警政署進行人口販運案件調查,依個案事證,分送台北地檢署及士林地檢署偵辦。25名通緝犯則依法辦理歸案程序,並調查有無涉及其他不法。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圖為國人搭機順利返回機場畫面。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圖為國人搭機順利返回機場畫面。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圖為國人搭機順利返回機場畫面。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圖為國人搭機順利返回機場畫面。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台灣救出在緬甸詐騙園區的55名國人,其中25人遭台灣通緝,圖為返回台灣後,遭警方押回刑事局製作筆錄各自歸案。記者廖炳棋/翻攝

通緝 詐騙

延伸閱讀

影/刑事局接回詐騙園區55名國人 其中25名為通緝犯

男子領錢現詭異舉動 中壢警民合作逮詐團車手

沙鹿女遇假投資竟與詐團聯手編理由 躲查證欲提領75萬

影/泰緬合作掃蕩詐騙園區 刑事局今天接回55名國人

相關新聞

京華城案新進展!沈慶京裁定3億元交保 左腳配帶電子腳鐶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今聲請具保停押,法官開出如交保金額不能低於上次的1億元、須併人頭保證及電子監控3...

台鐵變提款機?他持偽造悠遊卡狂退票爽賺1.2萬 鐵警:已掌握對象

日前才傳出有17歲高中生破解悠遊卡晶片編碼,改寫金額「無本儲值」後刷退變現,不法獲利逾60萬元,近日又傳出有民眾持偽造悠...

豐原五口命案 3當舖業者列詐欺被告...複訊後均無保請回

豐原王姓一家五口遇黃金投資詐騙損失鉅額,3日被發現走上絕路,台中地檢現正追查背後詐騙集團,既先前傳喚團購黃金的「李團長」...

法官提3「假設條件」考慮讓沈慶京交保 律師沒有1個同意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今聲請具保停押,法官開出如交保金額不能低於上次的1億元、須併人頭保證及電子監控3...

新店搜救意外消防員張敬謙中午拔管 院方曝死因

新店廣興橋水域8日發生搜救翻船意外,導致3名搜救人員落水。台北慈濟醫院今下午表示,其中一名張姓消防員因腦部嚴重缺氧,經搶...

救人勇消吳恩碩殉職 親姑凌晨痛心發文「難過到眼淚止不住」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昨發生警消救援玩立槳溺水民眾,搜救橡皮艇卻意外翻覆,造成37歲消防員吳恩碩不幸殉職。吳恩碩姑姑今天凌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