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民主黨籍州議員夫婦遭暗殺身亡 槍手冒充警察登門行凶

普亭致電川普祝生日快樂 雙方都盼結束中東衝突

管碧玲證實小年夜抓到中國偷渡客 漢光演習有安檢人員遭滲透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天中午接受yahoo! tv節目「齊有此理」專訪,管碧玲說,海委會預算遭砍,造成2艘船無法交貨,安全裝備受影響。而針對去年0214金門快艇翻覆事件,她批評中國藉勢藉端政治操作。管碧玲也爆料,漢光演習安檢人員遭中共滲透「案情有掌握」,小年夜又有對岸偷渡客搭小艇企圖闖關,幸好及時被海巡查獲。

被問到「財劃法修法後預算大幅刪減,該怎麼辦?」管碧玲說,今年可能有2艘大船,船造好了要放在船廠,明年才能取貨,海巡一直在跟船廠溝通,船造好了卻沒預算,除非可以讓政府追加預算,但國、白兩黨不見得願意。

管碧玲表示,中國過去慣用手法就是故意讓船隻偶爾駛入禁限制水域,被驅離再離開。因為屬於灰色地帶的襲擾,所以主要採監控驅離。金馬是侵擾最頻繁的地方,出現在東岸比較多是科研船。去年光是驅離中國漁船就高達1600艘,加上其他船隻達到2000艘,等於每天就有幾十艘漁船來擾。

根據海委會掌握,中國的科研船跟調查船已超過74艘。中國在台灣的鄰接區海域做調查,逕自將調查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目前可查到的至少有65篇。管碧玲說,這不單純只是科學研究,一定也有戰略的目的,尤其是海底的地質、地形、水文調查,「很明顯它本身就是戰略性的資訊。」所以就算是科研船,海巡人員一定會第一時間驅離。

管碧玲說,中國借勢藉端,去年2月14日快艇翻覆事件,本來台灣與中國的紅十字會已經說好2月17日下午把家屬接來,但北京卻升高成政治事件,作為海警巡查的藉口。

管碧玲表示,在當時翻覆事件的談判桌上,海巡人員感受最深,也覺得委屈,金馬離島的民代,如果在與對岸杯觥交錯時,如能炮口對外,而不是罵政府為什麼不能開放觀光,海巡會很感謝。

管碧玲說,斷纜事件已啟動國安程序,會假設每次斷纜都是故意的,「能扣進來,還是要先扣進來取證」,若判斷是意外、非故意,再走民事求償,因為有時也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漁船造成,「這兩天就發生一次,有可能是台灣漁船造成,但仍需調查」。

被問到「海巡有害群之馬洩密?」管碧玲沉痛表示,有發現中國會知道海巡同仁那些人有財務困難,針對性地對這些人滲透,用地下錢莊的身分做掩護,讓同仁不知不覺中受到誘惑,她相當痛心,也強化檢舉機制,因而破獲的案例中,甚至有漢光演習周邊安檢所的同仁被滲透。

管碧玲說,海巡人員全年無休,今年小年夜就抓到一名中國偷渡客。偷渡客跑來,還會夾帶槍枝、子彈,不只去年查到,今年的過年期間同樣也查獲,放在遊艇上就這樣運過來。

管碧玲說,海巡認真執法,印太的和平跟安全,是全世界都重視的議題。川普上任之後,有2艘軍艦行經台灣海峽,前兩天加拿大的船也來過。未來海委會會繼續為國家安全把關,也希望被刪減凍結的預算,能夠有轉圜的可能。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左)今天中午接受yahoo! tv節目「齊有此理」專訪。圖/翻攝自yahoo! tv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左)今天中午接受yahoo! tv節目「齊有此理」專訪。圖/翻攝自yahoo! tv

管碧玲 漢光演習 海巡

延伸閱讀

馬祖東莒島病患疑腎衰竭 海巡夜間馳援後送就醫

議員陳怡君被搜索 綠營首都這區「卡位戰」恐提前上演

管碧玲接見以色列駐台代表 盼台以海洋交流合作

幕後/陸船涉拖斷海纜海巡沒登檢沒扣船 海巡署卻稱有回報

相關新聞

逢甲碩一生遭大樹重壓致死 初步相驗出爐:顱腦損傷

台中逢甲大學校園昨天傍晚發生老榕樹倒塌意外,當時正好有學生經過,造成1死3傷。被砸死亡的吳姓男子為材料系碩一學生,當時剛...

逢甲大學榕樹壓死碩士生 樹專家曝奪命關鍵:快做這事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傍晚5時許,驚傳樹超過60年的榕樹倒塌,23歲吳姓碩士生遭壓死。榕樹為何突然倒塌?樹專家曾檉銳說,主要是...

逢甲大學路樹倒塌壓死碩一生 校方曝同學10秒前剛過逃一劫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天傍晚發校園中大榕樹倒塌,造成1死3傷慘劇。逢甲大學副校長廖國豪表示,死者為材料系碩一的吳姓男學生。當時...

逢甲大學樹倒男碩一生慘死 現場鮮花悼:一路好走

台中市逢甲大學昨傍晚5時許,驚傳校門旁樹齡超過60年的榕樹倒塌,23歲吳姓碩一男學生被樹幹壓倒,送醫不治。今事故現場已有...

「車模界林志玲」打牛奶針喪命…辣模閨密控為錢拔管 家屬提告了

「車模界林志玲」蔡語芯施打牛奶針殞命風波近日沸沸揚揚,她的閨密和粉絲們又接連在網路發文,指控家屬取得她的房產和千萬賠償金...

酒店小姐遭惡男毆暈溺斃 司機憶當天不祥預感不敢多問

花蓮市太平洋公園海邊前天下午出現一具女性浮屍,警方發現林姓酒店小姐與呂姓男子帶出場3天,由姜姓司機從台北載到花蓮,在化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