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台遊客遽增逼近5萬恐染黃?外交部:將開會研議管理
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給予東南亞國家旅客免簽入境,盼能衝高來台觀光人數,但自疫情消退、國門重開之後,部分來自泰國等國的旅客來台「假觀光真賣淫」或滯留從事其他黑工,形成治安隱憂;警方與內政部移民署專勤隊基層抱怨連連,認為應檢討簽證政策。外交部回應,上半年會循例召開跨部會會議,針對違常情形研議採取因應作為進行管理。
據移民署截至去年10月底的統計,疫情消退之後,逾期滯台的外籍遊客(外來人口逾期停留人數)暴增,從2021年20519人增加到目前的49670人,不僅逼近5萬大關且增加142%之多。不過,官方數據並未明確列出各國籍滯留旅客的人數。
分析滯台遊客性別,雖然男性一直多於女性,但後者增幅較高,近4年從8121人增加至21581人,增幅達到166%。這些滯台旅客成為黑工,男性進入勞力密集產業,女性則可能從事性工作,多數來自東南亞。
負責查處滯留外籍遊客與失聯移工的專勤隊隊員指出,新南向政策實施以來,大量東南亞旅客以觀光免簽入境,卻違法從事營建業、農業和性產業,免簽證到期後就繼續滯留台灣,直到遭查獲才返國。
據瞭解,針對「新南向國家」遊客入境卻非法賣淫,甚至逾期滯留,相關部會去年曾數次開會研商,其中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相關單位提出數據提供參考,但會中並未具體討論,是否對泰國旅客免簽設限。
一名相關部門人士透露,聽聞不會限縮泰國旅客入境,但會要求提供財力證明,但他直言,這政策恐不會有太大效用,「財力證明偽造就可以」。
針對是否對泰國旅客免簽設限,外交部回應本報指出,為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吸引東南亞國家人士來台觀光,外交部經會商各機關意見並取得共識後,自105年起對泰國實施試辦免簽證入境措施,每次入境最長得停留14天,試辦至今(114)年7月31日止。
外交部指出,針對泰國人士以免簽證入境所衍生的問題,政府各機關均密切掌握並持續滾動檢視相關作法,加強查緝打擊不法;今年上半年也將循例召開跨部會會議,邀集主管國境安全、移民控管、社會治安、觀光經貿等相關機關共同研商,並針對違常情形研議採取因應作為進行管理,以兼顧我國觀光效益及社會秩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