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不消!南藝大畢業袍租借需付萬元押金 校方:製作成本高調漲

凍到周三!最冷時刻曝「低溫僅10度」 2千公尺高山有望降雪

北市3天逮62黃牛…律師林智群:房屋、股票能漲價 為何演唱會門票不行?

周杰倫演唱會搶票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周杰倫演唱會搶票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天王周杰倫12月台北大巨蛋開唱,15萬張門票秒殺,進而衍生黃牛亂象。北市警察局統計至昨(26)天中午,已緝獲加價販售票券60件62人,查獲371組周杰倫演唱會的購票序號。對此,律師林智群表示,「低買高賣,本來就是人性」。他列舉房價、台積電股票以及大谷翔平的50轟全壘打球為例子,指出「為什麼換成演唱會門票,大家就覺得不能加價賣出?」,引發熱烈討論。

針對近期的周杰倫大巨蛋開唱黃牛猖獗事件,林智群分析,警方之所以會抓黃牛,原因有二:第一、法律規定要處罰黃牛;第二、黃牛用不正當方式(使用電腦程式)搶票,違反大家公平的想法。

接著,林智群又說,假如今天排除上述提到的第二個原因,也暫時先不討論第一個原因是否合法,假設今天有人用正常的方式搶到4張演唱會門票,他選擇2張自用,另外2張加價1萬元出售,這樣可以嗎?

林智群認為,東西低買高賣本來就是人性,並舉了3個例子,提到一堆屋主買房前都說主張居住正義,但是買房後房價漲了,有誰願意用原本價錢賣屋?又好比一堆人買800元的台積電,現在漲到1030元,有誰願意用原來價錢賣出?再來一顆棒球了不起30美元(約新台幣920元),因為是大谷翔平第50轟全壘打球,被哄抬到360萬美元(約新台幣1.1億元),卻沒人覺得不合理,只因為是市場經濟。因此林智群好奇,為什麼換成演唱會門票,大家就覺得不能加價賣出?

隨後,林智群再另發一篇文,提到不少網友認為,房子跟股票是長期持有,跟演唱會門票不一樣,「我說哪裡不一樣?不都是商品在自由市場流通嗎?」

林智群認為,只要有心,任何東西都可能是商品。他再以大學生選課為例,有些老師的課很搶手,大家都想修,就可能會出現兩種情形。第一、學生用排隊的,誰最先到教室,誰就可以先選課,如此一來可能會有人在開課3天前就去排隊,他願意花最多成本(時間),代表他最渴望得到這個商品(某老師的課)。第二、如果授課老師沒限制排隊資格,就會出現排隊經濟,有人願意代排隊,不願意花時間但有錢的同學,就用錢買別人的時間,讓別人去代排。

林智群分析,上述提到的第一種方式最公平,因為大家擁有的時間都一樣,都是一天24小時,用自己的時間來排,最可以看出你是最需要這個商品(某老師的課)的人。至於第二種方式,就是誰比較有錢就可以找人代排,有錢人可以用這種方式拿到他要的商品,有時間沒錢的,就支付自己的時間,來取得這個商品。

林智群提出疑問,「那要不要譴責代排者呢?他們有什麼貢獻?」,並表示代排者其實提供了另一個選擇(服務),就是讓有需求且有錢的人,可以買到商品(某老師的課)。

文末,林智群總結說,「你可以用道德角度譴責這種行為,但自由經濟體制是沒在講道德的」。

台積電 周杰倫 房屋 林智群 演唱會 股票 黃牛

延伸閱讀

談「心理安全感」:比「正面思考」、「讚美」更有效的方法

百靈果訪問蔡康永遭炎上…心理師解析「3爭議問句」:最值得聽的一場

齊廷洹遭辱「靠爸餘蔭」…心理師揭4個人生觀:誰道歉、請辭不是重點

齊廷洹遭辱…作家憶出書挨酸靠兄妹光環 「能不能為自己感動是一個超越自卑的關鍵」

相關新聞

新北三重工地損鄰!傾斜民宅晚間倒塌 住戶見家園毀了淚崩

新北三重六張街一處建案開挖地下室,造成40年屋齡兩側鄰房傾斜龜裂,其中右側晚間8時45分許倒塌,雖然左側還未倒,但傾斜嚴...

獨/綠島監獄逃犯背景曝光 剩6月期滿…翻牆越獄原因令人不解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今天下午傳出受刑人越獄逃脫事件,40歲受刑人王天佑疑趁作業時,將管理員反鎖在庫房後脫逃越獄,警方正在...

綠島監獄受刑人越獄!疑將管理員反鎖 全島追捕中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今天下午傳出受刑人越獄逃脫事件,40歲王姓受刑人疑似將管理員反鎖門內後脫逃越獄,警方正在南寮港口及機...

聲押不到3小時 高雄殺婦夫妻檔火速遭收押禁見

高雄市前鎮區張姓男子與妻子竇姓女子聯手殘殺上門討要10萬餘元債務的石姓婦人並棄屍,夫妻檔原本還矢口否認殺人,但因警方拿出...

涉棒擊刺殺債主 高雄夫妻遭聲押

高雄石姓婦人日前赴張姓男子工作的倉庫,追討十萬元債務,雙方爆口角,張男涉持球棒狂毆石婦頭部再持刀猛刺,造成慘死,之後開租...

高雄婦討10萬遭夫妻又打又刺慘死 警起獲沾血凶器漏夜掘屍

高市石姓婦人13日下午前往張姓男子前鎮區工作倉庫追討10萬餘元債務,因徹夜未歸,兒子翌日報案;警方昨逮捕張姓男子及其竇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