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讓金價易漲難跌 專家喊目標價:趁回檔承接

耳機不見定位不到怎麼辦?網自製「遺失物地圖」引轟動 果粉湧入註冊

MLB/單局掉10分還贏球 小熊史詩級逆轉秀教頭都稱瘋狂

退休女教師命案/專家:教化可能性 鑑定有局限

近來我國不僅死刑定讞者屈指可數,判死刑也未執行,是民眾不信任司法的一大原因。  圖/報系資料庫
近來我國不僅死刑定讞者屈指可數,判死刑也未執行,是民眾不信任司法的一大原因。 圖/報系資料庫

「教化可能性的鑑定方法科學嗎?鑑定一百次就有一百種可能。」出自去年熱播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台詞,曾引起討論。強盜殺人犯劉志明接受三次鑑定,從首次「再犯可能性高」到第三次「有教化可能」,成為改判無期徒刑關鍵。到底鑑定幾次才符合法官斷案需求?又該採用哪次鑑定結果?其實全屬法官自由心證,這也是讓被害人家屬認為司法不公之處。

刑法第十九條及五十七條對於精神狀態、犯罪動機,訂下不罰及科刑輕重標準,因牽涉被告刑度與權益,法院審理可能判死的重大刑案時,多會送交醫療或學術單位鑑定。實務上鑑定多關注被告行為時是否有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而導致不能辨識行為違法能力,量刑前的社會調查則關注被告犯罪動機、家庭背景等。

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的律師李奇芳說,法律並未規定一定要送鑑定,但鑑定是權利,實務上若被告聲請,法院就要去調查對被告有利事項,結果採不採用則取決於法官的自由心證。

精神鑑定專家、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彭啟倫說,蒐集資料不同、審判初期及後期執行時間,確實可能出現不一樣的鑑定結果;鑑定面向很廣,例如刑事責任能力、個案接受矯正及執行後能不能復歸社會,有時法院囑託問題不同,結果也不同,端看法官如何解讀報告。

至於量刑前社會調查看的是「未來」,但要對未來做預測本來就困難,尤其再犯跟復歸可能性在不同階段做鑑定,結果會有不同。彭啟倫說,鑑定目的是獲得真相,也期許輔助法官做出最正確判決,但鑑定結果仍有局限,不可能訴訟階段做的結論就能判斷往後狀況,關鍵仍在矯正機關及相關保護處分是否落實,讓受刑人獲得應有資源以重新復歸社會。

一名檢察官指出,近年判死發回、改判案例多聚焦被告矯治可能性及是否符合情節重大之罪,鑑定不夠詳盡也會成為發回理由;男子梁育誌殺害馬國女大生,一審未做鑑定,二審才做量刑前社會調查,一、二審判死刑,但最高法院對鑑定標準看法不同,因牽涉再犯可能性的判斷,發回更審中。

法界人士說,法官要不要判死全靠量刑調查,會函詢有無再教化可能,如果有再教化可能,就取得無期徒刑判決的憑據,理論上「法官不容易判死刑」。

台大醫院 死刑 醫師

相關新聞

新北三重工地損鄰!傾斜民宅晚間倒塌 住戶見家園毀了淚崩

新北三重六張街一處建案開挖地下室,造成40年屋齡兩側鄰房傾斜龜裂,其中右側晚間8時45分許倒塌,雖然左側還未倒,但傾斜嚴...

獨/綠島監獄逃犯背景曝光 剩6月期滿…翻牆越獄原因令人不解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今天下午傳出受刑人越獄逃脫事件,40歲受刑人王天佑疑趁作業時,將管理員反鎖在庫房後脫逃越獄,警方正在...

綠島監獄受刑人越獄!疑將管理員反鎖 全島追捕中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今天下午傳出受刑人越獄逃脫事件,40歲王姓受刑人疑似將管理員反鎖門內後脫逃越獄,警方正在南寮港口及機...

im.B案主嫌改判16年 沒收金額減半

台灣金隆科技公司成立im.B平台涉吸金逾八十三億,一審依銀行法、洗錢罪判負責人曾耀鋒十六年六月、女友張淑芬十二年二月徒刑...

柯文哲涉圖利京華城有沒有罪?檢方拋一策略:聲請傳喚苗博雅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等案,台北地院今提解柯出庭行準備程序。檢察官拋出訴訟策略,聲請傳喚曾就京華城案質詢的台北市議員...

雇黑道殺前妻 開車追撞、球棒毆頭

桃園市王姓男子涉嫌向黑道買凶追殺廖姓前妻,廖遭開車追撞重傷,又在經營的通訊行遭持棒毆打昏迷。桃園地檢署查出,王懷疑廖對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