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臉詐騙滲透大學 鎖定教授恐嚇
「收到恐嚇信的當下很害怕,不知道該如何啟齒。」一位大學醫學院受害教授指出,恐嚇電子郵件附上一張胸肌大、身材勻稱的男子,摟著一位窈窕女子的全裸床照,照片中身材極佳的男子的臉,竟然是自己的臉,瞬間覺得好氣又好笑,他一方面期待有如此好的身材,另一方面又覺得害怕,因勒索信中提及,他們已跟蹤自己一段時間,讓他心生恐懼,後來詢問校內人員,才發現不只他受害,憤而報警。
某大專院校校安中心人員說,許多收到恐嚇信的教授都是收到相同文字及圖檔的信件,且每封電子郵件的標題都明確標註教授的姓名,完全「客製化」寄件。部分教授會去報案,主要是他們不曉得是不是只有自己被盯上,也害怕移花接木的照片會被散布,即使沒有嫖妓或偷情,為師不尊的形象一旦被建立,他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辦案人員指出,依過去偵辦詐騙案經驗是「愈聰明反而愈容易被騙」,深偽技術得先要有對方的肖像,無論是醫師或教授都有一項共通點,就是肖像會被公開在醫院或學校官網的職業,成為詐騙集團詐騙首選。
醫師與教授二大族群都為有錢、有名,且愛惜羽毛,他們通常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不喜歡對外求助,卻因此落入詐騙集團圈套。依受害者提供資料,深偽手法極為粗糙,若深偽技術再精良些,剛好碰到有一到二人曾嫖妓、搞婚外情,極可能因此受騙。
台北醫學大學目前測到該詐騙集團已發出一千餘封的勒索信,並發出內部信件告知校內同仁不要受騙上當,也將會在官網的教授照片上加上浮水印,避免類似情節發生;成功大學初步統計也已有二百多名教授收到勒索信,校方也在校內發布宣導信,籲教授別受騙上當。
北醫大表示,校方已發出資訊安全通報,並會分批次將公開網站上的教授照片加上浮水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